总管CJ集团中国事业的CJ中国代表朴根太(见图)在本月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中国树立确切的品牌形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大笔费用,但大多数韩国企业老板或首席执行官(CEO)仅亏损2、3年就立即撤出中国或减少人员。”
从1984年在香港工作开始,朴根太从事“对中商务”今年已迎来第27年,他从2006年开始担任CJ中国代表。
- ▲ 朴根太
朴根太表示:“在进行中国事业初期几年里就有了会受困于亏损或牵制的觉悟,要以为中国社会和经济做出贡献从而与政府当局积累信任的谦虚态度面对。”
朴根太还表示:“中国业务的成败在于合作伙伴。在确定合作战线时应着眼于‘施与受’的观点,这样成功的可能性才能高,合作关系才能长久。”
“我方一定要具备中国企业迫切需要的核心力量,这样合作关系才能够更加坚固。”
他举出了CJ和北京最大的食品企业“二商集团”的合作产品——在北京豆腐市场份额占70%左右的二商希杰的“白玉豆腐”这个例子。“7年前将‘白玉豆腐品牌’作为合作事业启动,中国方面和CJ分别负责零售网络、研发和卫生等,正在乘胜追击。”
2009年CJ中国的销售额为1万亿韩元,预计今年将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约3.42万亿韩元),正在食品、娱乐、生物、电视购物4个服务事业领域跃进。
朴根太表示:“计划到2020年为止,将在中国的销售额增加到现在的10倍,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约35万亿韩元)。CJ的中国事业步入了正轨,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在中国建设“第二个CJ”的目标下,李在贤总裁承受短期亏损并且一贯推动中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