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在和美国一起被称为两国集团(G2)。但在金融领域,中国还不是美国的对手。中国虽然拥有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美国近5年来狂印3.6万亿美元,导致中国所持美元大幅贬值。但中国在基轴货币国(国际金融交易的基准货币发行国)美国面前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面对在世界贸易结算中占81%、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60%的美元,人民币毫无办法。《货币战争》的作者宋鸿兵说:“控制货币的人,就会控制世界”。据分析,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实体经济萎缩后,中国抓住机会迅速推进“人民币崛起”就是因为切实感受到“控制货币”的意义。
◇今年8家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问世
中国2009年在两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正式宣布“人民币国际化”,并在香港首次推出了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业务。截至去年,在境外提供人民币和该国货币直接交易服务的“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只有4家,分别位于香港、澳门、台湾和新加坡。但今年中国在首尔、伦敦、巴黎、法兰克福等8处增设了人民币结算银行。这意味着与中国企业进行交易时,可以更多、更方便地使用人民币,不必以美元为中介。德国法兰克福是欧元流通枢纽,法国巴黎是非洲贸易结算核心。中国意在迅速扩充人民币海外基地。
中国还积极扩充货币互换协议,扩大使用人民币的国内外投资范围,从而拓宽人民币经济圈。货币互换协议是指两国承诺在发生紧急状况时以本国货币兑换对方国家货币,属于预防外汇危机的对策。中国人民银行去年和欧洲央行签署了规模达3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与英国签署了20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目前共和全球25个国家签署了规模达3万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上月表示:“允许中国境内投资者用人民币投资境外人民币金融商品。”这等于是开放了人民币境外投资市场。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刘英指出:“此举是继香港允许无限量兑换人民币和上海、香港股市开始交叉交易后,走向人民币国际化的又一个里程碑。”
中国持有的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也成为“金融崛起”的武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五国(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峰会时,签署了“金砖五国版世界银行”——新开发银行成立协议。中国将出资410亿美元(启动资金共1000亿美元)。中国今年还为对抗美国、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ADB)而出资500亿美元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中国还计划面向参与习近平“新丝绸之路构想”的国家成立400亿美元的“丝路基金”。中国的目标是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打造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