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轰炸机闯入防空识别区时,中国却没有紧急出动战机应对,所以未发生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况。但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耿雁生27日说:“中方有能力对相关空域实施有效管控。中国军队对其进行了全程监视、及时识别,判明了美方飞机类别。”
- ▲美国两架B-52轰炸机美国时间25日在中国防空识别区内的中国东海上空进行了飞行训练。这可以解释为,美国对中国单方面划定的防空识别区不予承认。最近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和中国推进的“新型大国关系”战略发生冲突,导致东亚紧张局势升级。图为,与这次进行飞行训练的轰炸机相同的美国战机机种。照片=路透社
迄今为止,中美两国互相警惕对方的军事力量,采取了尽可能抑制地区矛盾的战略。外界甚至担忧说,此次围绕防空识别区所引发的摩擦,会不会连双方原先达成一致的框架也变得无效。
1973年,中美两国以美国时任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中为契机,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双方声明指出,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这份《中美联合公报》成为了中美建交的基石。另外,1997年双方还签署了《关于建立加强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的协定》(MMCA),双方就区域内进行军事活动时努力确保海上和空域安全达成共识。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珍-普萨基发表声明称,中国建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决定是“单方面行动”,是在企图改变东海现状,这将导致该地区紧张局势加剧,增加冲突事件数量。
☞《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Shanghai Communique)
☞《上海公报》五项共识
① 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相互侵犯、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② 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国家的利益的;
③ 双方都希望减少国际军事冲突的危险;
④ 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
⑤ 任何一方都不准备代表任何第三方进行谈判,也不准备同对方达成针对其他国家的协议或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