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把脉中国CEO成功秘诀(1)俭朴、西方化

探究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和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

朝鲜日报记者 崔有植

①俭朴:办公室不到7平米的孙坚



▲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照片=新浪网
经常出差的中国上班族有一个非常熟悉的酒店,那就是在中国全境拥有1800多家分店的如家经济型连锁酒店。该酒店的日住宿费在150元人民币左右,非常适合出差费用紧张的人。

记者在任驻北京特派记者后的2009年3月,有机会访问该连锁酒店上海总部。此行是为了采访如家酒店集团首席执行官(CEO)孙坚。如家酒店集团总部位于上海西部次中心区徐家汇的僻静小巷,只有五层建筑。

孙坚工作的办公室大概只有6.6平方米左右。窗边摆着一个刷油漆的小木桌,桌前有一个非常小的圆形茶几,两人相对而坐都能听到对方的呼吸声。孙坚亲自给记者沏了一杯绿茶,然后接受了一小时左右的采访。虽然是大白天,办公室里的光线也很暗。但采访过程中孙坚一直没有开灯。

采访结束后离开时,记者脑海里不断出现一个疑问,“这里果真是每年营收达数亿元的大企业CEO的办公室?”当然,孙坚不是企业创始人,而是专门经营者。孙坚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前往澳大利亚攻读市场营销专业后回国,在中国多家企业任职营销管理者。但即便如此,他的办公室也未免太过俭朴。
 
勤俭节约是中国企业家的最高品德,也是最重要的处世之道。成为中国首富的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平日里穿一件普通的白衬衫,所谓“奢侈”生活就是每天抽两盒外国产大卫杜夫香烟,这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北京或上海的高级酒店内经常可以看到穿着T恤的中国企业家。从他们的穿戴上很难看出是优秀企业的一把手。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却不显山露水可能是因为不想受到不必要的关注或成为嫉妒的对象。

②西方化:拥有西方思维的王石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中国青年报》
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塑造的最优秀企业家之一。王石创立的万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去年营收达1000亿元人民币。对他进行采访的那一年,年营收也达400亿元人民币(以当前汇率为准)。

2009年5月,记者在北京市内昆仑饭店的咖啡厅采访了王石。迟到5分钟的王石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年男人。他有点脱发,下巴上有胡茬,好像几天没有刮胡子,白衬衫上到处都是褶皱。外表看来根本不像是中国最大开发企业的董事长。

王石是中国媒体最喜欢的新闻人物。这是因为他的破格行为和大胆言论总能成为焦点。王石在大学学的是排水专业,还担任过铁道部门公务员。但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1983年,王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创立了日本摄影设备进口企业,从此步入商业领域。此后他又逐步将事业范围拓展到建筑业。

王石创立的万科集团于1991年在深圳上市,成为深圳证券市场的二号企业。但在决定上市的过程中,他曾遭到共同投资的合作伙伴的反对。他们不愿在公司上市后对外公开股份结构。王石当时提出了“只要同意上市就把自己名下股份全部让给其他合作伙伴”的破格提议,终于说服了他们。因此,王石现在仍然是“没有股份的创始人”。

记者问他为何那么执著于上市。他说:“因为不想给公务员行贿。”他觉得成为注重透明度的上市企业后,公务员就不会向他们伸手。万科开发的住宅区或商用建筑大都位于大城市的郊区。要想建在市区核心位置,就必须“行贿”,而这正是他最讨厌的事情。

万科集团迅速发展的1998年,王石突然将总经理的位置让给专业经营者,自己退居董事会主席。此后王石成功征服珠穆朗玛峰等世界高峰,并爱上滑翔运动,转型成为一名探险运动家。2011年他又突然前往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再次成为热门话题。王石去年还与比自己小30岁的30多岁女演员传出绯闻,并和妻子离婚。

王石的思维方式非常西方化。他的这种西方思维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特征。中国不同于韩国,是一个水平结构的社会。如果不是正式场合,国家主席习近平就被直接称呼为“习近平”。在中国企业工作过的韩国企业家说,中国企业的氛围和西方企业几乎相似。据说,中国职员不会在管理者或总经理面前唯唯诺诺,而是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

输入 : 2013-11-07 17:11  |  更新 : 2015-02-06 15:4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