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济州岛R度假村的录某(42岁)夫妇上月28日下午驾驶现代汽车MAXCRUZ来到济州翰林的一家小面馆。刚打完网球的两人穿着休闲装。两人脱掉鞋子坐在石炕上,点了鸡肉刀削面和烤肉。录某的丈夫C某(43岁)点了两碗大酱汤,两人十分喜爱大酱汤。录某说:“到附近小店享用美食可以说是在这里生活的乐趣之一。”
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的录某夫妇2013年来到这里。“工作压力太大。为了接待客人,没过一天舒心日子。”为了改变生活环境,夫妻二人在网上了解了多个国家,最后选择了济州岛。妻子录某和进入济州岛国际学校的女儿(9岁)、儿子(7岁)一起在济州岛生活,丈夫C某每个月来济州岛生活15天。丈夫C某说:“公司已经步入正常轨道,而且网络也很发达,在韩国处理业务也没问题。”
妻子录某说:“我们的生活安静、舒适。”早晨8点送孩子上学后,录某就去打网球和高尔夫球。丈夫C某在家里处理公司业务的两个小时里,录某到地区文化中心学习韩语。上完课在文化中心或市内吃拌饭、面条或汤作为午饭。下午夫妻两人一起去接孩子放学,教孩子做作业,然后一起吃晚饭。晚上出去健身、散步。全家人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也是一种享受。丈夫C某说:“现在还没有体验过济州岛的夜生活,而且据我所知也无处可去。”
夫妻两人都在中国金融公司担任高管的吴某(40岁)夫妇选择济州岛也因为同样的原因。吴某说:“做金融压力很大,最近几年股市浮动很厉害,我和丈夫动辄就要工作到凌晨。在这里不需要考虑那么多。”
拥有几百万至几千万资产的中国“富一代”在济州的生活与娱乐、旅游、购物无关。他们渴望在济州岛享受的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生活方式。在大连经营电子企业的李某(43岁)说:“工作20年,根本没有星期天。在中国赚钱的人都没有星期天。”对于李某这种拼上一切追求成功的富一代来说,济州岛能让他们摆脱竞争和压力,过上“安静、轻松的生活”。
济州岛度假村大的地方有几百名富一代,但他们并不来往。富一代们之间不过问私生活,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富一代们的“中国城”在网上也是匿名存在。来自大连的李某说:“QQ上有200多名度假村居民,但都是昵称,不知道谁是谁。也不是事业伙伴,所以不公开出生地、职业、姓名等个人信息。”匿名聊天室里大家主要是共享有关济州岛生活和国际学校情况的信息。生活在西归浦度假村的A某说:“实际上真正认识的人只有3至5个。”
中国富豪梦想在济州安度晚年
在济州岛度假村购房的中国富一代大部分是以疗养或教育为目的。虽然至今为止还比较少见,但是梦想在济州岛过退休后生活的人绝对不少。
华某(69岁)和范某(63岁)夫妇就是这样的人。这对夫妇去年11月在西归浦市一处度假村购买了价值8亿韩元的住宅。华某原是上海码头设计工程师,范某从事酒店管理工作。华某说:“因为济州岛的人亲切,风景、空气也很好,所以我觉得是安享晚年的好地方。上海人太多,高楼林立,上了年纪在那里生活很累。”
在西归浦市,一个以想在济州岛度过晚年的中国人为目标的度假村正在建设之中。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建设的该度假村以酒店式公寓、酒店、医院等全部包括的“豪华中国城”为目标。公司一位相关人士表示:“在中国,对济州岛表现出关注的老人有很多。”
中国富豪在济州岛生活也有不便?
济州岛生活固然美好,但中国富一代对济州岛生活并非100%满意。他们说,虽然安静而干净的环境很有魅力,但是不便之处也不少。
最大的不满就是济州岛没有百货商店。大连的企业家胡某从未在济州岛度假村内的名品馆内购过物。胡某说:“在济州岛免税店购物,产品种类太少,规模也小。没有百货商店是最不方便的。”他称自己每3个月去首尔一次,在百货商店购买价值3万元人民币的商品,然后再返回济州岛。
中文基础设施不足也是缺点。赵某表示:“导航仪上没有中文向导。因为不认识韩语,所以只能在导航仪上输入目的地电话号码,大概靠眼睛去找。”
在以办事快出名的韩国,也有中国富一代因为反而比中国更慢的业务处理速度而经历过不便。2013年1月在某度假村购房的来自大连的黎某说:“在中国一旦买了车就可以马上提走。但在济州岛说‘没有相应的车型,直到设置选项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10多天后才能拿到车。”他说:“迫不得已,半个月里只能搭乘住在同一个度假村的朋友的车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