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获得正式许可就募集学生滥发文凭的“野鸡大学”在中国持续发酵。中国《南方周末》上个月19日公开了210所中国无许可大学。那么为什么把这些大学称为“野鸡大学”呢?
中国把这些假大学称为“野鸡大学”是因为汉字的意思。在汉语中,“野”具有“非正式,放纵”之意。“野男人”是情夫,“野种”则是私生子。但是,由于“野大学”在中国是非常别扭的词语,因此,在“野”字后面加上“鸡”就成了“野鸡大学”。
“鸡”字和象征“不道德”的“妓女”的“妓”字发音相同。在中国,“野鸡”原指山鸡,但现在却成了含有“不正常”、“不道德”两种意义的词语了。
对中国人来说,变成社会热点问题的“野鸡大学”几年前还主要存在英美等外国。在留学信息不充分的本世纪初,只看到学校的名字就携带巨款钱去海外留学,但后来发现是未能获得许可的大学的事例比比皆是。
中国2001年114万名的大学毕业生今年激增到接近750万名,最近希望能容易获得学位的中国学生大举涌向野鸡大学。这些学校只要交1000-2200元3-7天内就可以拿到毕业证。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