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一种说法叫“Xiaomization”,意思是所有产品“小米化”。意为“小米粒”的这家公司的广范围活动,到底会延伸到哪里呢?
◇出手掌控智能家居的小米
小米的竞争力在于标榜苹果的利落设计和出色的性能、低价战略。在已经成为“自家后院”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去年三季度开始,小米超越了三星和苹果登顶。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守住了在本国的冠军宝座,三星则下滑至第四。
小米制造的手表形态的可穿戴设备“米手环”也在今年一季度占据了全球第二名,掀起了波澜。发货量已经超过了600万只。尤其是在中国、印度、马来西亚等新兴市场很受欢迎。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作为模仿外国产品的低价设备,我们似乎看到了构筑起跨国品牌的三星等这些韩国企业30年前的样子。”
然而小米所指的方向,并不是像大企业一样集中于制造的综合家电公司。它的终极目标是构筑将所有家电和智能手机联动的“智能家居生态圈”。小米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雷军今年3月份在德国电子通讯博览会“CEBIT”上自信地说:“从2年前起,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智能家居技术。”“随着我们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这是有可能实现的。”佩戴了米手环的用户到家时,空调会自动打开,睡觉时,会转入睡眠模式。
◇“5-10年内超越三星”
来自小米的台风,并不仅限于中国。虽然还没有正式进军韩国,但其人气已经跨越了国境。在韩国电商“11号街”最近以“小米One day”的名字进行的打折活动中,米手环、空气净化器、体重计等限量的666台产品,不到一个小时就销售一空。“改变世界看待中国产品的目光,是小米的任务。”雷军的这句话说对了。小米虽然看起来像三星电子这种硬件公司,但其实是个彻底的软件(SW)公司。雷军也是SW开发员出身。他创立公司后首先制造的就是将谷歌的安卓运行系统(OS)进行变形,打造出了自身的运行系统MIUI。自己公司的员工们也集中于研发(R&D)和设计,制造则交给外包。
主要销售低价产品的小米,通过自拍棒等周边产品补充了收益。信荣证券分析师朴仁金(音)分析认为:“小米的智能手机周边和配件虽然只占整体销售的3.2%,但收益贡献度达到了9.8%。”“低价手机是销售其他高附加价值产品的通道。”
小米的广范围进军,预计会给韩国企业造成很大威胁。三星电子去年底在美国召开的“投资人论坛”上表示:“小米是如何盈利的,还是个谜。”表达了对其盈利模式和竞争力的疑问。但小米的CEO雷军公开表示:“站在风暴之眼上,连猪都能被卷走。”“我们在5-10年内会超越三星和苹果。”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