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示“要集中减少企业负债”

安勇炫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本月18-21日在北京举行了习近平主席等7名最高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出席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宣布“2016年要集中力量消除生产过剩问题,降低企业成本,减少负债。”

此外,会议上还提出“为了防范金融风险,要采取追加措施。”。有分析认为,中国领导班子提出这一政策方向,是因为深深忧虑中国企业负债可能成为引爆世界经济危机的“雷管”。香港汇丰银行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企业的过度负债,是威胁明年世界经济的因素之一。”“煤炭、化工、钢铁行业可能发生还款问题。截止明年4月即将期满的债权金额就高达167亿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9月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针对中国表示,“新兴国家的企业负债”是新危机的根源。2004年为4万亿美元的新兴国家企业负债去年年底底剧增4倍,达到18万亿美元,增加份额中的70%来自中国企业负债。

◇“中国企业负债年均增加20%,营业利润下降”

跨国咨询公司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今年初的报告中分析指出:“去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总债务的比重为282.5%,超过了美国的269%”。MGI透露,总债务是对政府、企业、家庭负债进行整体合计的概念,中国的总债务从2007年的7万4000亿美元,截至去年激增4倍,达到28万2000亿美元。其中,相对于GDP的企业(金融圈除外)负债比重为125%,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企业负债增加的速度也很快。IMF的报告还提到:“中国企业负债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每年平均增长20%,大大高于中国以外的其他新兴国家整体企业负债增长速度。”

相反,随着中国企业营业利润持续缩水,债务偿还能力不断下降。今年二季度,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营业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在线金融信息媒体同花顺最近称:“今年一到三季度上市的306家中央国有企业中,有67家出现亏损。”这相当于身为中国产业主力军的国有企业有21.9%出现亏损。亏损排名前十的中央企业亏损额,高达135亿2400万元。

◇中国银行圈的不良债权呈剧增趋势

有不少人分析认为,中国企业负债突然增加的原因,在于过度的设备投资和房地产市场低迷。中国为战胜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推出了增加4万亿元流动性的特别经济刺激手段。然而,这笔钱流入了钢铁、水泥等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生产设备增设领域。这导致供给过剩,引发了企业经营不良。

占中国GDP15%的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以后转入跌势,也产生了恶劣影响。相当多的国有企业以低息从国有银行贷款投资于房地产,但随着房地产价格下跌,无力偿还债务。

中国企业的亏损状况很可能演变为银行圈的亏损。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在近期的报告中指出:“中国银行圈的无收益授信(NPL,不良债权)在9月底达到2万亿规模。”“比年初增长了5000亿元。”银行不良债权比例超过了2%。中国最大的银行——工商银行制定的“年度不良贷款比例红线”为1.45%。

企业负债和银行亏损可能阻碍中国政府恢复经济的步伐。政府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但急于度过眼前难关的企业,不得不首先考虑还债。如果银行也担心出现不良债权而不愿贷款,会让企业更加陷入困境。“债务如山”的国有企业改革会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输入 : 2015-12-23 14:24  |  更新 : 2015-12-23 14:3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