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方向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上的工作报告中,过去总理报告中看不到的新词汇大举登场。有分析认为,由于现有用语无法将中国经济的变化和矛盾完全包含在内,因此新词汇表达出了中国领导班子的苦思。
在这次报告中,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僵尸企业”。李克强在提到企业结构调整时说:“要积极切实地淘汰僵尸企业。”僵尸,意为干尸或植物人,僵尸企业是“行尸走肉企业”的中国式表达,指的是经营状况不佳、无力偿还债务,却又不进行清算,苟延残喘,给经济带来负担的企业。在煤炭、钢铁、水泥部门等最近几年间供过于求慢性化的产业中,僵尸企业比比皆是。中国水泥产业在2011-2013年间生产的水泥量,比美国在20世纪消费的全部水泥量还要多。
“工匠精神”一词也首次亮相。李克强对各企业说:“应该培养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丁建臣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各个企业就像一位工匠一样,如果不去不断改进产品和技术,就无法期待实现科学革新和技术进步。”中国现有的制造业厂家们,将高级技术研发交给外国合作公司,自己只关注销路方面。这和习近平主席提倡的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核心”——即打造放在哪里都卖得出去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是背道而驰的。
李克强还使用了“新经济”一词。他说:“在中国发展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刻,应该培养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发展新经济。”“新经济”一词,是李克强去年在亚洲博鳌论坛开幕仪式的主旨演说中首次提到的,意为利用环保能源和互联网,提高效率和变化速度的经济系统。
李克强还多次使用“互联网+○○○○”的表达方式。例如“互联网+政务服务”。李克强说:“老百姓为了办一件事,必须跑很多个政府部门,这和公务员让人民跑腿没什么两样。”“如果利用互联网,就能消除这种弊端。”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