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5月1日报道,习近平4月26日在安徽合肥调研期间召开这次座谈会,与70多名知识分子,青年代表座谈。会上习近平表示:“共产党和政府要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应包容知识分子的反对声音。”习近平还说道:“即使一些意见和批评有偏差,甚至不正确,也应坚持不抓辫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各级领导干部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这是为党所做的重要工作。”
- ▲ 新华社
习近平在2周前举行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也曾强调:“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
中国国内最近出现不少针对媒体、知识分子的管制事件。前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的微博账户2月被中国政府关闭。起因是任志强在微博上批评了官媒集体对习近平表示忠诚。瑞典的人权运动人士彼得·达林1月被中国政府以煽动民众针对政府提起诉讼为由监禁后强制遣返回国,达林在被驱逐前不得不在中央电视台表示认罪忏悔。香港铜锣湾书店老板也被确认失踪后曾接受中国政府调查,原因是书店贩卖的是批评中国高层的书籍。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等西方媒体批评习近平政权对媒体的高压态势,还曾刊载一篇把习近平比作毛泽东的文章。
习近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表示“应包容知识分子”。外界分析认为,习近平提到文革时期迫害知识分子的“扣帽子、打棍子”是为了与不容许任何对党和政府的批评的极左路线划清界限。在美国设有服务器的中华圈媒体多维网认为,发生任志强事件等是因为中国官僚们曲解了习近平的意图,习近平的此番讲话对知识分子社会发出了包容的信号。
不过,并没有太多外媒把这次讲话看做缓解思想、言论管制的信号。因为没有任何具体迹象表明中国政府会放宽对媒体的直接、间接的审查和管制。新加坡《联合早报》30日报道,北京大学机关报《北大青年》的微信号在4月27日为抗议共青团的审查暗示有文章因故无法刊发。《美国之声》报道,也有阴谋论认为习近平的发言是“引蛇出洞”的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