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学者主张,中国对韩国部署萨德(THAAD,末段高空防御系统)的反应显得过激,如此进行应对,中国的失将大于得。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勇,11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外交的“过激反应”》的文章。他在文中写道:“不同于菲律宾单方面制造的南海问题,萨德问题是韩国无奈的选择。”“接受萨德反导系统可能加剧半岛的安全困境,韩国官方不可能不清楚,仍然出此下策,可见韩国官方安全焦虑之深重。”他担忧地写道:“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中国应有的反应,但绝不应是过激的。”“中韩经贸关系受到冲击,韩国知名艺人开始被抵制,韩国旅游业也不能幸免。”
文中还说:“中韩建交20余年,双方关系于近年来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韩国多次不顾美国的反对,为中国捧场、站台,中韩的友谊大船不能说翻就翻。”“中国若与韩国因萨德反导系统而相互嫌恶甚至对立,对中国来说实在是得不偿失。”“‘过激反应’不应成为中国外交的新表征。中国应始终从谋划良好周边环境这一大局出发,分清轻重缓急,从容不迫地应对各种外交纠纷与争端。”
马勇还强调了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是韩美安全战略互动的结果,美国为主,韩国为从。他说:“中国奈何不得美国,于是要把板子打到韩国的身上,而且要打疼。这个‘疼’将直接冲击、伤害中韩关系,甚至可能推动美日韩合作的强化。”马勇身为法学博士,是中国国际战略和邻国及欧亚关系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