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中国治疗寨卡病毒的妙招

梁承姝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据CNN当地时间28日报道,为了消灭传播寨卡病毒等的蚊子群,中国正在运营能培养几百万只感染 “不孕细菌”的“蚊子工厂”。寨卡病毒可引发新生儿小脑症。

CNN报道称,中国中山大学2012年和美国密歇根大学共同在广州成立了“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每周培养出500万只感染了“派毕梯斯沃巴契亚体”细菌的雄性白纹伊蚊。携带这种细菌的雄性白纹伊蚊和雌性交配生下的卵不能孵化。这意味着,即便进行生殖活动,个体数量也不会增加。白纹伊蚊是亚洲地区传播寨卡病毒和登革病毒(引发高烧)等的主要媒介。领导研究的密歇根大学教授奚志勇说:“我们在广州附近的岛上,每周释放是三感染了派毕梯斯沃巴契亚体的蚊子。结果显示,岛上蚊子的整体个体数最多时减少了96%。”“我们的目标是在中国乃至全世界消灭寨卡病毒、登革病毒。”

CNN报道称,让几百万支蚊子感染细菌并非易事。首先在蚊子卵上注射派毕梯斯沃巴契亚体细菌,放在注水的隔板上培养至长成幼虫。然后,分离出雄性幼虫。由于雌性幼虫比雄性大,所以利用特殊的筛子,可以把雌性幼虫过滤出来。等到雄性幼虫长大为成虫,再释放到试验地区。整个过程,需要花费好几个月。

“不孕症细菌蚊子”能否在并非岛屿的开放地区发挥效力,还存在疑问。世界卫生组织(WHO)传染病专家拉曼·贝拉由德汗(音)说:“奚志勇教授的研究具有未来性,但需要考虑到白纹伊蚊旺盛的繁殖力。”白纹伊蚊一次可产卵150个,一生可产卵10次左右。这意味着很难感染所有的有害蚊子。奚志勇说:“我们会考虑向更多地区扩大蚊子个体研究,利用无人飞机和直升机投放(患不孕症的)蚊子的方法。”

输入 : 2016-12-30 10:31  |  更新 : 2016-12-30 11:0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