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每日新闻》8日报道称,去年因向朝鲜提供可转用为核武器开发及导弹原材料的物资,而被中国政府揭发的丹东鸿祥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曾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等避税港开设22家皮包公司与朝鲜进行交易。
《每日新闻》引用美国司法部资料称,在2009年5月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后,美国加强了对朝金融制裁,朝鲜政府曾向丹东鸿祥董事长马晓红咨询过逃避制裁的方法。
随后马晓红于2011年6月,下令员工给位于巴拿马的法律事务所发送邮件,要求“帮忙开设朝鲜的银行账号”。法律事务所方面回应称:“被列为制裁对象的朝鲜企业或高管无法开设银行账号”,“但如果是在避税港成立的皮包公司则丝毫不受限”。
马晓红收到上述回复后,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及塞舌尔群岛买下了5家皮包公司。这些皮包公司开设之初的目的就是用于出售,因此购买价格仅为每家1,100美元。包括香港地区在内,丹东鸿祥为与朝鲜交易而成立或购买的皮包公司共计22家。
马晓红以这些公司的名义在中国等金融公司开设账号,用于与朝鲜交易。《每日新闻》还称:“(这样一来)被联合国安理会与美国财务部列为制裁对象的朝鲜金融公司或企业的名称完全不会暴露,因此可以轻松逃避国际监视网。”
马晓红以这样的方式与朝鲜维持密切的关系,同时向朝鲜供应可转用为核武器材料的氧化铝等物资。另外,还利用船只从朝鲜购入煤炭等天然资源,并通过与朝鲜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每日新闻》指出:“据悉,丹东鸿祥所占的中朝贸易份额曾经一度超过20%。”
但是去年,丹东鸿祥开设的皮包公司被美国司法部抓住了把柄。去年6月,美国司法部职员前往了丹东鸿祥在香港设立的13家皮包公司中11家的注册地址。美国将相关情况通报中国政府后,去年8月马晓红在丹东被捕。丹东鸿祥公司实际上也已经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