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中印两国结束了在喜马拉雅高原洞朗边境地区,长达两个多月的军事对峙。自6月中旬以来,两国在洞朗附近大规模增派兵力并进行军事演习,引发了外界“是否会引发战争”的担忧。印度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根据过去数周的协商,两国就从对峙地点立即撤回兵力达成了协议。”印度媒体也报道称:“在边境对峙地点,中印双方兵力都在进行撤离。”
中国外交部也在当天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军事对峙已被解除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经中国现场人员确认,印度方面已经将越境的兵力和装备全部撤离。”但华春莹表示:“中国的边防部队将继续对洞朗地区进行巡查和驻扎”,并强调撤兵的主体是印度军队。
中国、印度、不丹三国接壤的洞朗发生军事对峙始于今年6月。由于中国军方开始向印度边境方向开拓道路,270余名印度武装人员驾驶两辆推土机越过国境,阻止了中方工程的进行。
洞朗是中国和不丹存在领土纠纷的地方,与印度并无直接关联。印度之所以态度如此强硬,原因是印度把中国军队的道路工程看作是对本国的严重的战略威胁。洞朗与被称为“鸡喉”的印度战略要地“西里古里走廊”相隔咫尺。西里古里走廊是连接印度本土与东北部领土的地区,宽度最窄的地带仅有17公里。如果发生战争,中国军队一旦占领了这里,印度的领土就会被分割成东西两块。
双方此前为了解决对峙事态进行了非正式协商,但主张“双方同时撤军”的印度和要求“无条件撤离”的中国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双方当天没有公开具体的协议内容。但从双方原有的立场来看,协议内容应该是中国军队停止或推迟道路建设,解除印方的安全顾虑;印度军队撤离越境兵力,树立中国的颜面。印度媒体报道称,9月初两国首脑会晤的外交日程也促使双方尽快做出妥协。
9月3日,金砖国家(BRICS,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峰会将在中国厦门举行。届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将出席峰会。双方当天就对峙问题达成协议,避免了两国首脑在军事对峙中会面的尴尬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