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港珠澳大桥安全问题引争议

朝鲜日报网

查看韩文原文
据香港《南华早报》(SCMP)5日报道称,连接中国珠海、澳门和香港的“全世界最长的”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但政府对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却视而不见。

▲ 图为《南华早报》5日公布的航空照片。人工岛边缘的防波扭工字块被冲散,漂浮在海面上。/SCMP

据《南华早报》公布的航空照片显示,人工岛边缘的防波扭工字块被冲散,漂浮在海面上。

据港珠澳大桥的政府负责人表示:“专家担忧连接人工岛的海底隧道会因为保护不充分而被冲走造成惨剧,但扭工字块是为了防止压力过于集中而采取了随机摆放的方式”,并且补充道:“经过了严格的验证,符合安全标准。”

▲ 港珠澳大桥为往返六车道,全场55公里,其中连接人工岛的海底隧道区间(红色虚线部分)长度为6.7公里。在澳门和香港之间建设了两座人工岛,两座人工岛(红色长方形)之间用海底隧道相连。

专家主张称,如果扭工字块不对人工岛进行保护,遭遇恶劣天气时,防波堤可能会出现坍塌。严重时可能导致隧道分离,出现裂纹引起隧道漏水,甚至还可能对大桥产生影响。

结构工程学家盖·胡克-雅安对政府的解释提出异议称:“仅靠一层混凝土能否对隧道的连接点起到保护作用令人存疑。原则上来讲,要起到保护作用至少应该使用两层混凝土。”

中国从2009年12月开始,历时约9年的时间建设的这座长达55公里的跨海大桥,在经历了工期延迟、预算问题、建筑工人死亡等之后,原定于2017年12月通车的计划也以失败而告终。另外,去年还爆出19名研究室职员涉嫌伪造安全试验报告。最终,负责研究的技术人员被判有期徒刑,也引发了外界对大桥安全的担忧。

港珠澳大桥的准确开通日期尚未公开,预计将于今年5-6月前后通车。大桥全长55公里,整体建设费用为890亿港元。大桥通车后,原本香港和澳门之间3小时的车程将缩短至30分钟。

输入 : 2018-04-05 16:40  |  更新 : 2018-04-05 16:4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