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名经济学家称,中国若想在与美国的贸易战争中胜出,必须通过开放市场和经济改革而非对立来赢得美国企业家的心。
据香港《南华早报》(SCMP)18日报道称,自由主义倾向的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当天在清华大学进行的演讲中发表了上述观点。
他是曾担任中国中央银行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并作为频繁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交流的“中南海智库”之一的经济学家。
樊纲主张称:“即便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并以此威胁,而且限制中国的对美投资,中国政府也不能对进军中国的美国企业采取报复措施。” 他警告称:“(在美国)为中国发声的只有美国经济界”,“如果针对美国企业家则中国当真会在贸易战争中惨败。”
他还强调称:“相较于对特朗普的贸易攻势展开反击,进一步开放中国市场,营造公平的商业环境才是最为关键的”,“从长远来看,此举更有利于中国的经济发展。”
针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中国官媒一直采取“不辞一战”的强硬态度,而樊纲的主张与政府的强硬论调截然不同,因而引发关注。
他还表示:“近来美国社会的反华情绪不断高涨”,“中国应当反躬自省,承认中国在市场开放和吸引外资上存在不足之处。”
他指出:“驻华美国商会和欧洲商会一直对中国的商业环境提出不满,如今美国、欧洲、日本构建联合战线,正在抱怨对中国的不满。”
樊纲还预测称,中国不会将美国国债作为在贸易战争中对美国施压的手段。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券持有国如果抛售美国国债,贸易战争将扩大成为金融战争,而中国在金融方面十分脆弱,一旦发展为金融战争,中国将蒙受比美国更大的损失。
SCMP还报道称:“近来中国政府允许美国特斯拉、埃克森美孚等美国公司对华投资,展现出更加宽容的态度”,“樊纲指出,这反映了中国内部一部分人的声音,即应该用妥协而非对立来解决贸易战争。”
另外,S&P首席经济学家顾文德前一天也预测称:“美国和中国应该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明年两国有可能通过重启战略经济对话等形式,进行旨在化解贸易矛盾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