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中国大学邀请千名世界级学者,成为人才黑洞

朴世美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今年“亚洲大学排名”的特征是中国上游大学耀眼夺目的战绩。在“亚洲大学TOP 10”中,清华大学(第3名)、北京大学(第5名)、复旦大学(第6名)上榜,且排名均较去年有所上升。

尤其是清华大学取得了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并列第三”。一直以来,“亚洲三强”都由新加坡、香港、日本、韩国的大学占据,中国大学首次跻身三强。此外,中国大学前20名上榜数(5所)和前100名的上榜数(23所)均位列首位。QS方面称:“在竞争激烈的亚洲大学市场,中国大学正带来巨大的变化。”

中国大学的上升势头从过去十年间百强榜单的上榜大学数中也可以看出来。韩国大学进入百强的数量2009年为17所,今年18所,几乎是在原地踏步。与之相反,中国由11所增至23所,翻了一倍还多。从各国排名前10的大学平均排名来看,韩国2009年平均值为33.7名,今年为25.8名,上升了8个排名;而中国在同期从40.2名的平均值出发,升至今年的22.7名,上升了18个排名。

对此有分析称,这是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投资的成果。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推行“211工程(培养100余所大学)”和“985工程(集中培养39所大学)”,将预算集中于少数的几所大学。这是旨在“让有能力富起来的人先富起来”的先富论政策。2006年,中国政府推行“111工程”,从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学中邀请来1,000名人才,在中国的100所大学开展科研活动。

资金正不断涌入大学。2017年,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清华大学一年的预算为223.35亿元,北京大学为193.45亿元,相当于首尔大学一年预算(7,972亿韩元,约合人民币48.76亿元)的四倍。而这些大学除了中央政府拨款的预算之外,还有地方自治团体预算、捐款和产学合作收益等。

再加上鼓励教授研究的竞争体系,产生了协同效应。韩国西江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具滋亿表示:“教授晋升审核由‘论文数量’决定,论文数量越多,教授享受的待遇约好”,“成果卓越的教授保障终身任期,这都让教授可以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和教育当中。”

来自全世界的优秀教授和学生正不断向中国大学汇集。中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吸引2千名世界级学者的“千人计划”和培养1万名本国高级人才的“万人计划”。

输入 : 2018-10-24 10:42  |  更新 : 2018-10-24 10:5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