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中国新闻网等报道称,上海普陀区桃浦智创城中央公园的3D打印桥(图)计划今年内开通。长15.2米,宽3.87米,高1.2米,呈S型的这座桥,是利用上海建工机施集团的3D打印机器人系统,使用高性能塑料ASA和玻璃纤维混合的材料,每次打印4毫米,层层叠加制造出来的。每叠加一层需要8个小时,完成整个桥体共花费了35天。
材质本身具有耐久性和抗冲击性,弹性高,可长期承受日晒雨淋。问题在于如果先打印的层和其上叠加的层之间出现温差,会出现裂缝、翘曲,导致粘结力下降。
制作团队每次打印之前,都会对桥体和材料进行预热,打印结束后再进行保温,经历了苛刻的工序。作业空间也保持高温。此外,最初制作了一个巴掌大小的桥,然后做了1米的桥,然后又做了5米的桥,以这种方式逐渐扩大规模,在积累了打印技术后,制造出了这次的桥。
市民们最关注的问题在于没有使用一根钢筋、一包水泥的桥能有多坚固。制造方说:“在安全性测试中,每平方米能稳稳地承受250公斤的荷重,这意味着每平方米至少可容纳4个成年人。预计使用寿命为35年。”
架设3D打印机制造的桥,中国并非首创。荷兰阿姆斯特丹、西班牙马德里先于中国架设了3D打印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