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开始对美实行报复关税前后,官方媒体一致对美国展开攻击,智库提供贸易战胜利依据的报道层出不穷,营造出了类似战时宣传体制的氛围。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4日也表示:“必须抗争到底。”
13日晚,中国CCTV播放《新闻联播》时发表了中美贸易战争的相关评论。评论题为《中国已做好全面应对的准备》,通篇用词强硬。男主持人用坚毅的嗓音说道:“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经历了5000多年风风雨雨的中华民族,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并断言称:“美国下一步是要谈,还是要打,中国都已做好了全面应对的准备。”新闻播出后,中国网络上充斥着新闻联播报道的内容。新闻播出1小时后,中国财政部公布:“自6月1日起,对价值600亿美元的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最高加征25%的报复性关税。”
14日外交部发表的评论也是前所未有的强硬。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若有人打到家门口,我们会奉陪到底。”他还表示:“中国不会屈从于任何外部压力,有决心、有能力捍卫自身合法正当权益。”
中国社会科学院、商务部对外贸易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等争先恐后地拿出了“中国不败”的依据。“美国报复性关税带来的负担90%最终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而中国的负担只有9-10% ”,“美国50%以上依赖中国产品的种类多达1,150种,而中国50%以上依赖美国产品的只有124种”,“中国的市场多元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欧盟、东盟、金砖国家的贸易量有所增加。”
然而不同于这样的自信,当天境外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飙升至6.9192元人民币,逼近心理上的马奇诺防线,即7元人民币,人民币价值难逃下跌的局面。美国《彭博社》报道称:“13日,被列为报复对象的美国液化天然气(LNG)和部分农产品已经大幅减少了对华出口量”,“(报复措施的)实效性并不大。”此外,中国和美国都将报复性关税的生效时间推迟到6月1日,保留了2到3个星期的谈判余地。
此外,香港《南华早报》(SCMP)报道称:“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日被授予对外国企业在华投资进行安全角度审查的权限”,“根据贸易谈判的结果,中国可能会将此作为对美报复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