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29日,连接中国代表性对朝贸易城市辽宁省丹东和朝鲜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公路上空无一人。中国虽然投资了4000多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2.3亿元),但竣工7年仍处于闲置状态。与大桥相连的办公大楼(红圈)也耗资近5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8亿元),如今窗户脱落,犹如废墟。小图中左侧桥梁系此前建成的铁路、公路桥梁“中朝友谊大桥”,右侧是6·25战争时断裂丧失桥梁功能的“鸭绿江断桥”。/朴秀缵特派员,韩联社
大厦的主人是丹东代表企业——曙光汽车集团子公司。据中国法院资料显示,该公司因未能支付25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工程款而被建设公司起诉。曙光集团此前一直向朝鲜出口汽车和零部件,但因销售低迷、投资失败等原因,股价较2017年暴跌60%以上。一位企业家指着国门大厦表示:“这是对朝贸易城市丹东悲剧的象征。”
中国代表对朝贸易城市丹东经济因朝鲜封锁边境而走向衰落。丹东在整体中朝贸易中的占比达70%,是一座雇佣朝鲜劳动者生产服装、家电产品的城市。但朝鲜因核试验遭到联合国加强对朝制裁,加之去年2月初,朝鲜彻底封锁了经丹东进入的国境,丹东经济大受打击。
- ▲ 中国辽宁省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一带。/earthol
随着朝鲜关闭边境超过一年半的时间,居住在朝鲜的华侨(中国国籍者)无法回到朝鲜的家,在丹东沦为“难民”。居住在新义州,从事贸易业的华侨金某就是其中之一。他表示,一年半里,在丹东搬了五次家。虽然在饭店工作,但已经没钱再找房子了。金某表示:“仅在丹东,就有数百名和我情况一样的人”,“(与中国)中断贸易,新义州市场上的物品减少了70%。特别是粮食。”
直到最近仍有不少观测认为,由于朝鲜经济经历对朝制裁、新冠疫情、气象灾害三重打击,朝鲜近期将开放与丹东的贸易。但一位中国对朝贸易商表示:“这完全取决于朝鲜,但没有一点信号。”虽然朝鲜南浦和山东省龙口之间有一部分的海上贸易,但规模并不大。据另一位对朝贸易商称:“最近,朝鲜原本决定从龙口进口建筑材料,但朝鲜突然说‘不收了’”,“询问原因,朝方称,‘中国应解除(因对朝制裁)不进口朝鲜煤炭的限制’。”一位消息人士称:“朝鲜希望中国采取解除制裁等具体行动,但中国以国际制裁为由态度消极,双方存在立场差异。”
- ▲ 中国辽宁省丹东国门大厦。虽为鸭绿江大桥的地标建筑,但空置7年,外包材料多有脱离,钢材部位生锈。/丹东=朴秀缵特派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