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叙利亚政府军对示威人群进行袭击,反政府势力的根据地-霍姆斯发生了大规模流血事件,仅3日至4日一天就有300余人死亡。
而4日联合国关于平息叙利亚暴力事态的决议草案却因俄罗斯和中国的反对而被否决,导致国际社会介入的道路被切断。
◇海外叙利亚侨民怒袭本国使馆据阿拉伯电视台4日报道,叙利亚政府军从3日晚开始用迫击炮对霍姆斯居民区卡里狄亚等进行一天攻击,导致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至少330死亡,1600余人重伤。
这样,过去11个月里叙利亚流血冲突造成的死难者已增至5400多人(联合国估算)。
叙利亚在野阵营——国家委员会说:“政府军还炮击了首都大马士革郊区和与土耳其的交界区。
全世界都应呼吁停止对无辜的叙利亚人进行屠杀。
”但叙利亚政府认为,当天事件“系反政府势力所为,目的是影响国际舆论”。
听到祖国发生平民惨遭屠杀的事件后,激怒的海外叙利亚人也纷纷开始了行动。
美联社报道说,3日至4日叙利亚驻埃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利比亚、科威特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德国和英国大使馆均发生了大大小小的侵入和骚乱事件。
中东民主化革命的发源地——突尼斯政府宣布,不再承认阿萨德政权。
突尼斯决定把叙利亚驻突尼斯大使驱逐出境并撤下叙利亚国旗。
◇西方国家对中俄否决叙利亚决议表不满事件传出后,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安理会立刻就停止阿萨德政权的暴力镇压和敦促和平移交政权的决议进行了表决。
该决议由仲裁叙利亚事态的阿拉伯联盟(阿盟)拟草,得到了美国和法国等西方国家支持。
如果该决议获得通过,像去年利比亚内战时一样,经国际社会的同意后,由北约军等西方势力设定禁飞区以促进叙利亚政权交接,并进行空袭等军事介入。
当天表决时,虽然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的13国投了赞成票,但是因为担任常任理事国的俄罗斯和中国投了反对票,所以决议未获通过。
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只要有一国行使否决权,决议就不会通过。

▲4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安全保障理事会上,就叙利亚政权停止流血镇压以及敦促和平移交政权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图为,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图中)投出否决票后,坐在其两边的葡萄牙代表卡布拉尔(图左)和南非共和国代表桑曲(图右)怒视丘尔金。
/照片=美联社、NEWSIS
俄罗斯投反对票的理由是“决议草案向叙利亚当局发出片面信息,且涉嫌干涉内政”。
不过,俄罗斯方面又表示将向叙利亚派出政府代表,敦促叙利亚政府制止流血镇压。
而中国方面提出含糊其辞的理由称“各方仍有严重分歧,需继续就草案进行磋商”。
对于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叙利亚国家委员会谴责称:“俄罗斯给了阿萨德政权一个杀人许可证。
”西方国家也纷纷发出谴责声。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抨击说:“对于支持独裁者的表决,我感到极度厌恶”,而法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阿劳德则说:“历史将会审判保护阿萨德政权者。
”◇中俄为何投反对票?目前,叙利亚流血事件还在继续发生。
而在这样的局势下,北约设定禁飞区及空袭叙利亚、支援反对派、瓦解独裁政权等,“利比亚式”的解决方法已越来越难以奏效。
俄罗斯和叙利亚从冷战时期开始至今一直保持着盟友关系,目前在军事、经济方面两国仍保持紧密合作。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教授丹尼尔-特雷伊曼(音)2日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投稿中分析指出:“第一,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是俄罗斯在前苏联以外地区设立的唯一海外军事基地,不希望西方军队介入。
第二,俄罗斯和叙利亚之间签署5亿美元的武器出口协议及190亿美元的资源开发合同,故实施制裁或发生战争时,其损失巨大。
第三,如果叙利亚发生兵变,邻近的伊斯兰武装势力在高加索地区蠢蠢欲动。
这与利比亚的卡扎菲政权相对孤立,背后也没有一直为其撑腰的大国形成对比。
《时代周刊》4日分析说,俄罗斯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就制裁利比亚决议投了赞成票,使其后来进军中东市场受到阻碍。
因此,俄罗斯从利比亚事件中得到“教训”,今后很可能对任何与中东国家有关的决议提出反对意见。
而中国近来也在计划进军中东、中亚地区,且为了切断西方国家介入本国人权问题,也只能一直投“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