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日本福岛核电站20公里远的福岛县広野町“J-village”地区,身穿蓝色工作服的核电站工作人员在一个角落里吸烟。
去年的3·11大地震和海啸导致核电站发生事故后,因为存在爆炸危险,核电站工作人员纷纷撤离,人数一度减少到50多人,但随着复原工作最近全面展开,每天有3000多名工作人员在核电站现场工作。
据说在这个大家避之不及的充满核辐射的危险地方,过去一年里共有84万人在这里工作过。

▲图为,距离日本福岛核电站20公里远的福岛县広野町“J-village”地区。
这里原本是足球训练场,但核电事故发生后被用作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宿所。
朝鲜日报记者 摄影
记者23日下午来到J-village附近时,看到载有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大巴来回驶过。
从J-village出发的大巴经过10多名警察把守的检查站后,向核电站方向驶去。
J-village原本是足球训练中心,具备住宿设施和运动场。
核电事故发生后,这里变成了“事故善后前哨基地”。
◇“每天巨额报酬是无稽之谈”工作人员在J-village乘坐大巴离开后,到具备防护设施的核电站防震紧急指挥中心接受工作指示,然后到现场投入工作。
他们虽然身穿防护服、戴着口罩,但放射性物质仍然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核电站内部很多地方都检测出每小时1500微西弗的放射性物质,高达事故发生前检测值的1000倍以上。
东京电力公司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天的工作时间限制为2、3个小时,尽可能降低核辐射风险。
”工作人员完成工作后会接受测量辐射量检查,然后返回J-village。
但他们很难做到彻底放心。
一名工作人员说:“我的工作是连接电线并清理废物,因为不知道哪个地方的放射性物质含量高,所以总是很担心。
”

▲核电站工作人员冒着核辐射危险到现场工作。
3·11大地震一周年到来之前的当天,东京电力公司允许蜂拥而至的外媒记者到现场采访。
图为,东京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28日返回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J-village后脱掉防护服。
照片=路透社、NEWSIS
在J-village附近面向核电站工作人员的餐厅老板说:“贫困、平凡的人们从全国各地涌向这里找工作。
”据说,北海道地区最近下大雪,工作岗位减少,所以到这里工作的北海道人大幅增加。
一度有传闻称,发生事故的核电站成为赚大钱的地方。
但当地工作人员的说法则不同。
他说:“说我们每天收取10万日元(约140万韩元)纯属无稽之谈。
我们每天的工资实际上是8000日元(约11万韩元)至1.3万日元(约18万韩元)。
来这里工作的人主要是胆大的年轻人和找不到工作的60岁以上老人。
”◇部分工作人员辐射量超标到这个别人避之不及的地方工作的人大都来自日立、东芝等大企业的4、5级分包企业。
据说,他们不完全清楚安全守则,工作中会因憋闷而摘下口罩,受辐射的风险非常高。
而核电站的专业工作人员则不同,他们了解辐射量超标(每年50毫西弗)就要停止工作的原则,懂得爱惜身体。
日工签三个月的劳动合同,主要从事清理核电站内外的废物、运送材料、连接电线等简单工作。
据说,黑帮“野寇崽”负责向核电站提供人力。
曾伪装成福岛核电站工作人员的记者铃木智彦在《野寇崽和核电站》一书中指出:“野寇崽经营劳务公司,作为手续费,将工人报酬的大部分据为己有。
”《每日新闻》最近也报道说:“黑帮经营的中介公司有的会将工人日薪的80%据为己有。
”核电站工作人员因辐射而死亡的事例尚未出现。
但是,3000多名核电站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量已经大幅超出日本政府指定的普通人每年可承受的辐射量上限(20毫西弗)。
如果继续受辐射,将有150多人受到的辐射量超过50毫西弗,对健康造成致命伤害。
至今为止共有4名核电站工作人员死亡,其中一人被认定是过度疲劳致死。
60岁的大角信胜去年5月14日在核电站工作时突发心肌梗塞而死,但日本政府最近才认定其是过度疲劳致死。
原居住在静冈县的铺管工人大角信胜作为东芝四级分包企业的临时工被派往现场。
来自泰国的夫人气愤地说:“公司说给我50万日元让我回自己的国家。
难道我丈夫的性命就值这点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