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国忠
“世界各国已开始发生滞胀(stagflation)现象。
从今年开始,今后10年里滞胀将席卷全世界。
如果中国和美国同时陷入滞胀,其他国家将束手无策。
不开发出新增长动力,仅靠货币政策将很难解决该问题。
”谢国忠博士本月12日接受本报《Weekly BIZ》独家采访时如此表示。
他曾准确预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是世界权威的“泡沫(bubble)预言家”。
谢国忠说:“在预测泡沫方面几乎没有错过。
” 他在1999年发表了有关科技股泡沫的调查报告。
他在2003年后发表的众多报告中主张,美国房地产市场处于泡沫状态。
那么,今年春天在全球经济中新的泡沫破碎的可能性最大的地区是哪里?他认为是中国。
“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的政策改变了方向。
因此,中国楼市和股市产生的巨大泡沫接近破灭边缘。
中国的楼市泡沫有可能在今年破碎。
”他的观点与主张楼市泡沫处于完全可控状态的中国政府的立场完全相反。
谢国忠说:“在中国政官界靠关系求得一官半职的现象普遍,因此国家运作效率大大下降。
可以批评中国政府的政策,但如果与中国公务员交谈,他们表面上装作听懂了,但并不付诸于行动。
” 谢国忠说:“未来一段时间美国将继续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如果走向没落,必将是因为内部问题。
如果美国不解决国民的肥胖问题,将很难提高生产效率。
美国人要减少食量。
”他还说:“日本要想挽救经济就必须改变政治体系,而印度的增长展望被夸大。
” 谢国忠因经常发表负面性的经济展望而被称为“悲观主义者”。
但他本人对这一评价表示否定。
“我只是在对问题进行研究后努力得出对与错的结论,从未想过乐观或悲观这一问题。
”

▲谢国忠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今年以来,世界各国开始出现滞胀现象,但各国政府只实行货币政策,欲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解决问题。
如果不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危机将会持续下去。
”照片=彭博社
本月12日中午,记者在上海市内第二高楼——浦东的88层金茂大厦采访了谢国忠博士。
他逻辑鲜明、充满自信,连珠炮似地逐一回答了20多个问题。
他说:“中国人在分析问题时会看‘人性’的一面,而西方人省略了这个部分,所以没能确切地了解中国。
”由此可以看出他有一种自豪感,即自己比西方学者更了解中国。
谢国忠指出,说我只做悲观预测的世人评价是一种误解。
他说:“我预测1997年至1998年会发生亚洲金融危机后,还说过1999年情况会扭转,建议大家购买亚洲相关股票,但没有人记得这个事实。
人们看过喜剧后很容易转头就忘,而看过恐怖片后,似乎很难忘却。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谢国忠干净利落地分析了中国、美国、日本和印度的经济状况。
◇“中国若想搞活内需就要减税” 问:您预测今年世界经济泡沫会破裂,迎来比2008年经济危机更加严重的冲击,为什么?“我2006年预测了2007年的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经济危机。
我当时看到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
危机发生后,我预测全球将进入滞胀局面。
因为各国政府只想通过货币政策解决这个问题,并未寻求结构性变化。
由于没有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只通过货币政策予以应对,从而使全世界陷入通货膨胀。
美国金融危机发生后,又发生了欧洲国债危机。
美国于2008年和2009年,欧洲于2010年和2011年,中国于2011年出现了经济下滑现象。
日本经济也开始从整体上出现下滑趋势。
”问:滞胀会在今后10年里席卷世界吗?“已经出现这种现象。
金融危机会变成经济危机,然后再演变成政治危机。
由于问题得不到解决,各国政府便一味发行货币,从而引发通货膨胀。
欧洲应该少花钱、多做事,实实在在地加以应对。
”问:中国经济前景如何?“中国人非常努力工作,所以大趋势很好。
但股市前景有些悲观。
中国面临投资和生产力过剩状况。
企业无法创造佳绩。
人们都觉得只要经济繁荣股市也会繁荣,但中国并非如此。
”问:但最近您不是指出中国经济有问题吗?“是的。
最近3年里,中国经济整体上走了歪路。
问题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而是发展方向。
过去不错的中国企业现在也开始搞房地产投机活动。
这样就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有两个最大的缺点,一个是腐败,一个是投机。
尤其是2008年以后,中国的腐败和投机现象越发猖獗。
问题日益严重。
”问:不少权威欧美经济学家悲观预测中国经济,结果大都预测错误。
原因何在?“外国人不了解中国人勤俭节约的品德。
通用汽车和富士康的中国生产力高于本国。
是谁付出这份辛劳?当然是中国人。
外国人无法理解这一点。
外国人不知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有多么重要。
最近10年里,中国的发展都是得益于加入世贸组织,因为这使中国得以发挥自己的长处。
”问:您过去也曾多次预测过中国经济。
有没有预测错了的时候?“我在2004年4月曾预测中国会发生通货膨胀,并主张应该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刚开始曾进行过考虑,但当年9月决定不进行宏观调控。
那时我明白中国体制发生了变化。
现在中国的经济政策是为利益服务的。
从‘生产’转向‘投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拯救被恶性债务缠身的银行花费了巨额资金。
我原本以为中国不会走这条路,但现在看来,中国再次走上了错路。
”问:有主张称,中国若想消除人民币升值等外部压力,就应该让美国企业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市。
中国政府持什么态度?“不断拖延。
他们认为,当前行情不佳,如果外国公司上市,行情会进一步恶化。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原因是购买好股票的人增加,行情就会好转。
上海股市推出国际版不仅有助于将上海打造成金融中心,还有助于提高中国人的国际竞争力。
从长远来看,外国企业将成为中国企业。
就像在上海成长为跨国企业的汇丰银行一样。
”问:中国政府目前正致力于扩大内需,但却不见成效,您认为有何良策?“内需包括投资和消费。
投资已经过度,但消费不够。
消费水平低和收入有关。
中国的储蓄率为30%,和日本高速增长时期相似。
中国政府若想刺激消费,首先要减税。
中国经济模式要想从以出口为主转变为以内需为主,必须减税。
”问:您说如果给中国人更多的自主权,中国将在15年内超越美国。
您说的自主权是指什么?“中国的资金现在都集中在国有企业手中,民营企业被挤在边缘。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另外,国家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这个问题也很严重。
国家和国有企业应该退后,让民间部门站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爆发性增长。
中国是非常适合搞市场经济的国家。
中国人不像欧洲人那样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而是和美国人相似。
如果政府能往后退一步,中国经济将得到蓬勃发展。
”

◇“日元汇率被高估,瞬间可暴跌30%以上”问:您最近预测日元价值不久后会暴跌,韩国和中国企业以及金融体系或因此而崩溃。
“日元价值可在瞬间内暴跌30%至35%。
1996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的导火索也是日元贬值。
日元贬值将对亚洲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经济和工业状况不佳,企业亏损,汇率居高不下。
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
目前日元汇率过高。
” 问:您说日本经济没落是因为政治制度,有什么解决方案吗? “日本政治体制没有竞争力。
在选拔人才时,不选择有能力的人,而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甚至选择比自己能力差的人。
这样持续几代结果会如何?日本政客已经如此传承很多代。
当今中国也是一样。
文化大革命过后的1978年恢复高考时,人才的选拔是非常公平的。
当时只占极少数的大学毕业生是真正的精英。
这些人进入政府和国有企业工作。
但是现在只提拔听话、忠诚的后辈。
日本和中国的相似之处就在于‘谁都不决定、谁都不愿做决定’。
”问:不仅是日本,欧洲也处于危机中吗?“日本人不出国,也不去国外留学。
外交官也不愿去国外工作。
他们认为在国内最舒服,对国内安逸的生活很满足。
但过去10年日本的竞争对手德国对劳动力市场进行改革,同时对工业结构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德国放弃了很多难以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生产力高的地方。
但日本没有这么做,非常守旧。
”问:很多人认为美国可能会丧失超级大国的地位。
“首先要看美国国内问题。
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只有极少数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而大多数美国人没有竞争力。
目前美国的医疗问题非常严重。
在所有美国人中三分之一肥胖,另有三分之一超重,只有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正常体重。
从罗马帝国的事例中可以知道,超级大国往往因内部问题而崩溃。
在美国高收入者是金融家和律师,但他们都不是创造价值的人。
中国和美国成败在于内部改革。
”问:您预测印度有可能成为金砖四国中最弱的国家,这与印度在2050年左右将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专家预测截然不同。
“印度曾被英国统治100多年,但为何至今还落后?中国的沿海地区在引入西方体系后为何取得爆发性发展?中国的发展秘诀是投资。
大量外国热钱进入印度又能怎样?这些钱不会被用于投资,而是作为消费性贷款浪费掉。
” 问:韩国应如何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韩国要有效利用中国市场。
中国是极具包容性的市场。
对韩国商品中国不会像其他具有排他性的国家一样,说‘这不是日本商品,所以不买’。
但韩国商品要与台湾产品等有所区别。
”问:在韩国旨在推进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超额利益共享制”不断引发争议。
“市场经济本就残酷无情。
外界可以帮助处于困境的众多中小企业,但只能是短期,不能永远给予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