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低价攻势猛 韩企海外求生路

赵亨来/辛殷珍

查看韩文原文

主要生产荧光灯的锦湖电机上月2日关闭了水原工厂。
锦湖电机曾在水原工厂13条生产线上年产数千万个荧光灯产品,但却受中国低价产品打压,决定将生产基地迁到越南。
照明业相关人士表示:“根本无法与比韩国产品低60%至70%左右的中国产品竞争。
最近,因建筑业不景气,高级公寓的订单也几乎没有。
”韩国手表产业夹在高价进口名牌手表和中国产低价产品的攻势之间。
韩国手表产业协会表示,2002年达到414家的韩国手表制造企业,到2011年减至80家,减少了五分之四。
掌握电风扇、榨汁机、吹风机等韩国小型家电市场的中国,正在对电视、手机、无线通信等韩国主力IT领域扩大攻势。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进口量同比增加近2倍。
随着大型超市主办的半价电视热潮,中国产品涌入韩国市场。
中国的低价攻势已经超越IT领域正全方位扩散。
中国不仅在照明、手表、自行车等生活用品领域,而且在钢铁金属、化学、机械、家电、船舶、海洋平台等韩国主力产业上展开正面交锋。
其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企业生产经验的积累,韩中企业间的产品差距日益缩小。
钢铁业的最大威胁因素也是中国。
POSCO等韩国钢铁企业今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减少一半左右,这也是因为抵不住中国的数量攻势。
POSCO高层相关人士表示:“中国过剩的钢铁量一年达1亿吨以上。
如果这个数量在韩国以及东南亚市场展开倾销,韩国的出口市场有可能会被蚕食。
”中国是韩国的最大出口国,但进入今年以后,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量增加趋势并不乐观。
韩国贸易协会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对中国的出口额为313亿美元,同比仅增加0.7%。
直到去年,增加率还保持两位数。
钢铁金属(-12%)、机械(-16.1%)、船舶海洋平台(-30.6%)、家电(-25.5%)、无线通信终端机(-18%)等主力产品的对中国出口均急剧减少。
这是因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而且因欧洲经济危机长期化,中国制造业的生产也逐渐失去活力。
韩国政府相关人士表示:“韩国出口中国的产品大多是中国当地工厂使用的中间材料。
欧洲财政危机不但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还影响到韩国的出口。
”专家认为,中国产品进口增加、出口停滞不前或减少的双重困难短期内将持续。
三星经济研究所博士权赫宰(音)表示:“为应对因欧洲经济危机对中出口减少长期化的情况,有必要修改战略,应开拓中国内需市场,而不是仅仅将中国视为生产基地。


输入 : 2012-05-04 16:39  |  更新 : 2012-05-04 16:3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