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指出,6日举行的法国大选和希腊议会选举证实了欧洲人对紧缩财政政策的反感,过分倾向于紧缩的欧洲经济政策不免要改变方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7日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急剧缩减财政赤字使增长趋缓。
为使经济冲击降到最低程度,应推行逐步减少财政赤字的政策。
”欧洲已经出现寻求增长和紧缩相结合的“第三条路”动向。
但仍然有人担心如果投入财政后经济仍无起色,欧洲经济危机的源头——政府负债问题就会爆发。
◇欧洲经济夹在紧缩和增长之间法国总统当选人弗朗索瓦•奥朗德将于15日举行就任仪式,并于第二天飞往德国柏林。
他此行的目的是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讨论“新财政协定”的修改问题。
奥朗德认为紧缩财政政策正在扼杀欧洲经济,所以一直呼吁修改。
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也赞成奥朗德的观点。
默克尔主导的“新财政协定”的核心内容是:财政赤字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超过3%、累计公共负债在GDP中所占比重超过60%时自动予以制裁”。
今年3月,欧盟(EU)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国家的领导人在这一协定上签字。
但德国主张“新财政协定”不是谈判对象,想借此机会彻底解决引发欧洲经济危机的财政不良状况。
欧洲两个经济大国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较量使欧洲经济发生动荡。
再加上希腊组建联合政府失败等政治因素,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市场也混乱不堪。
本月7日,欧洲股市在刚开盘时出现下跌趋势,后期又因对放宽紧缩财政政策的期待而出现大量买进,结果反而以上涨收盘。
但希腊组建联合政府失败的消息传出后,8日欧洲股市刚开盘时再次下挫,之后起伏不定。

▲7日,非政府组织(NGO)成员在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前戴着面具假扮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婚礼。
照片=法新社、韩联社
◇寻求增长和紧缩相结合的第三条路实际上,就“新财政协定”重新谈判确实不易。
一方面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强烈反对,另一方面历尽周折才达成协议的协定需要多少时间和周折来修改无法预测。
《金融时报》预测称:“奥朗德不会彻底推翻新财政协定,而是会想办法让默克尔在紧缩问题上让步。
”不修改“新财政协定”,只调整适用时间的方案成为更有现实性的对策。
到目前为止,签署“新财政协定”的25个国家中,只有葡萄牙等部分国家得到了国会的批准。
根据规定,欧元区17个国家中如有12个国家批准,就从明年1月开始适用,否则将推迟适用时间。
因此,最终结果可能会是推迟协定适用时间,使各国政府确保投入财政的时间。
欧盟方面提出了引导企业和外国资本投资的方案。
欧盟经济与货币事务委员会委员瑞恩表示:“目前正推进使用欧盟预算基金来确保中小企业信贷并鼓励财政盈余国家增加公共投资等。
”另外还考虑通过欧洲投资银行(EIB)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
欧盟领导人和财长将于下月底在布鲁塞尔举行会晤讨论这个问题。
但是,投入财政并不一定会促进增长。
以财政危机的源头南欧国家为例,制造业几乎已经崩溃,因此不仅无法保证投入财政后的效果,反而可能使债务增加。
《泰晤士报》指出:“若增长政策失败将酿成大祸。
”◇明年德国议会选举或成分水岭欧洲经济的另一个变数是政治不稳定因素。
尤其是明年下半年举行的德国议会选举,有望成为分水岭。
默克尔一直主张推行强有力的紧缩政策,而在野党社民党和绿党则认为应该发行欧洲债券(欧元区成员国的共同债券)并加强欧洲中央银行(ECB)的作用,以实现增长。
再加上在野党最近在德国地方选举中捷报频传,左派很有可能在明年掌权。
这样一来,通过投入财政实现增长的声音有望在整个欧洲获得广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