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房地产大亨陨落 内陆富豪崛起

中国富豪500强五年五大变化

Kim Tae-geun

查看韩文原文

过去五年里中国富豪500强名单有何变化?LG经济研究院15日在题为《通过富豪沉浮看中国经济》的报告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
报告援引中国企业专门杂志《胡润百富》的内容,对2007年和2011年以资产规模为准评选的中国富豪500强进行比较,并将中国富豪发生变化的特点大体概括为五点。
第一个变化是中国国内的“综合型富豪”有所增加,这是指向各种不同行业投资从而积累财富的富豪。
富豪500强中,从事单一行业的富豪比重从2007年的81.2%降至2011年的68.6%。
而综合型富豪比重则从18.8%增到31.4%。
其中很多人原本主要从事制造业,后来将事业领域扩大到房地产或金融领域。
报告分析说:“过去富豪们主要从事的行业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经过增长期进入成熟阶段后,很难通过单一行业积累或保持财富。
”第二个特点是房地产富豪的没落。
房地产业在中国是传统的“富豪摇篮”。
以2007年为例,富豪500强中从事房地产业的有100人,占20%,但这一比率到2011年降至14%。
1994年白手起家并成长为浙江省最大房地产富豪的宋卫平2007年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列第65位,但由于他不考虑财务状况盲目开发高档房地产,结果在2011年的排行榜上跌至第438位。
同时,中国政府考虑到房地产市场过热而推行各种限制政策也是导致房地产富豪没落的一个原因。
第三个特点是制造业企业家大多变成金融投资者。
被誉为“中国乔布斯”的马云和IT业的其他巨头们共同创立了私募基金公司云峰基金。
家电产品零售企业大中电器的创始人张大中干脆将公司卖给竞争企业,然后创办了投资公司。
中国富豪纷纷将目光转向金融业是因为实业投资的收益性越来越低,所以开始转而关注财务投资。
第四个特点是中西部地区即内陆地区的富豪崛起。
从中国各地富豪的分布情况看,富豪500强的财产总额中,沿海地区富豪所占比重从88.1%降至84.5%,降低了3.6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富豪所占比重从6.1%提高到7.8%,西部地区从5.5%提高到7.5%。
得益于“西部大开发”等中国政府推行的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政策,受益地区的富豪们也随之“崛起”。
最后一个特点是财富传承、富二代经营的扩散。
富豪500强中参与经营的富二代从2007年的42人增加到2011年的141人,增至3.5倍。
2004年在中国纳税排行榜上居首位的海鑫钢铁集团(2011年第80位)的第二代经营者、董事长李兆会继承企业后的第一项事业便是收购中国民生银行价值6亿元人民币的股份,成为银行的第十大股东。
中国民生银行是中国二线商业银行,30多岁的青年一举成为银行大股东后备受关注。


输入 : 2012-05-16 13:49  |  更新 : 2012-05-16 13:4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