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上出现了一个从未听过也从未见过的品牌。
公司名称叫“小米”。
该公司没有生产线,也没有销售组织。
据说该公司委托台湾制造商生产产品,然后完全通过网上预订的形式出售。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公司动摇了中国IT界。
去年9月第一轮发售时,准备的30万部手机在34小时内被抢购一空,今年4月第七轮发售时,准备的10万部只用了短短365秒(6分零5秒)便售罄。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联通公司表示,将购入100万部小米手机,通过本公司的销售网对外出售。
小米公司表示,上市至今的8个月里共售出200万部智能手机。
摩根士丹利去年年底以中国20多岁消费者为对象实施的“手机品牌认知度”调查中,小米列第九位,超过华为、中兴(ZTE)等本土大企业,列中国企业之首。
小米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CEO)雷军20多年来一直从事杀毒软件、网上购物等软件行业。
在中国媒体每年评选的“IT十大风云人物”榜上,雷军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物。
雷军说:“创业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紧迫感。
有了紧迫感,就能有效分配资金、人力等资源,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提高。
而资金过于充足则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雷军说他很尊敬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
他和乔布斯一样喜欢穿牛仔裤,因此有了“雷·乔布斯”的绰号。
本月16日在位于北京的小米公司总部接受采访时,雷军也穿着牛仔裤和半袖T恤,手里拿着一罐健怡可乐。
小米的成功秘诀是综合运用了戴尔和亚马逊的战略。
通过接受预订后生产产品的方式将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戴尔),并利用电子商务流通系统(亚马逊)降低流通成本。
因此,小米公司每部手机的价格还不到苹果、三星手机的一半。
推出产品的方式也很独特。
雷军表示:“我们每年只推出一款手机,但智能手机中的软件(操作系统,小米采用的是将谷歌操作系统Android变形的MIUI)每周都会更新。
我们有400多名职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 智能手机用户只要在网上提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一周后就能用到反映自己意见的新操作系统。
小米手机用户成立了“米粉(意为小米的粉丝)”组织,在网上、网下举行聚会。
米粉网下聚会举行了200多次。
总公司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米粉寄来的礼物的照片。
雷军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
”雷军指的照片是用真的小米制作的小米智能手机模型。
小米公司在北京朝阳区一栋建筑租用了4个楼层。
到了12层后走下电梯,可以看到光脚穿着拖鞋的职员们穿梭在走廊里。
没有一个会议室是空的,有些职员只能把电脑拿到走廊或休息室的桌子上开会。
董事长雷军也在其中。
在各个办公室之间来回穿梭的雷军比约定时间晚了15分钟来到采访地点。
下面为采访摘要:

▲小米公司CEO雷军充满自信地说:“我认为我们的软件比三星好。
虽然我们每年只推出一款新手机,但手机使用的软件每周都会升级,这是小米的成功要素。
”北京=自由摄影师Lee Seung-uk
问:公司看起来非常忙?“去年只有300名职员,现在扩充到了1200人。
大家都忙疯了。
”雷军拿着一张张资料向记者介绍公司。
内容是小米公司至今为止售出200多万部手机,以及在中国最大的搜索网站百度的手机搜索排行榜上进入前五名。
问:您认为小米手机为何如此受欢迎?几乎没有进行什么宣传。
“最先使用我们产品的人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用户中的口碑很好。
”问:是因为价格便宜吗?“首先是因为我们采用了1.5GHz双核处理器。
刚推出终端机时通常都会强调高性能。
其次是用户喜欢我们开发的MIUI操作系统。
而且价格也合理。
去年刚上市时,每部售价为1999元人民币,现在也是(类似款式中)最便宜的吧。
”◇“每年推出一款新机,但软件每周都会升级”问: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对象都是跨国大企业,创业时有没有感到恐惧?“在招揽投资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难题。
新的公司找人投资哪有那么容易?(之所以能招揽投资)应该是因为我们的计划很有创意。
所有一切都通过电子商务进行,没有固定成本,宣传也是利用用户的口碑实现……”目前小米公司委托台湾制造商英华达和富士康的中国工厂生产产品。
液晶屏使用日本夏普产品,内存采用三星等产品。
问:公司成立初目标就是生产智能手机吗?“最初就着眼于智能手机市场。
智能手机市场有两大趋势,即通过计算机化智能手机与计算机的日渐趋同和与网络的结合,可以说这种趋势已经拉开序幕。
”雷军格外关注移动网络。
俗话说“只要风足够大,猪也能飞上天”。
对他来说,“移动网络”就是那股“风”。
2009年,他决定研发以移动网络服务为中心的智能手机,并进行了市场调查。
他聘请了当年在谷歌全权负责中国国内移动搜索服务的林斌。
以戴尔和亚马逊的方式取得成功为减少库存先接受订单再生产利用电子商务交易,把流通费用降至最低硬件和软件设计双重竞争机制每年推出一款新机型,400人负责软件企划两天、开发两天、检测两天后上市问:您在软件行业工作了20多年,硬件开发经验可以说几乎没有,手机质量没有问题吗?“在我们公司负责硬件的工程师是曾在摩托罗拉负责质量管理超过15年的行家。
正因为有他,生产与质量管理有了保障。
硬件开发团队的四、五十人几乎都是来自摩托罗拉。
”雷军说:“在硬件和软件研发团队中约有一半曾在谷歌、摩托罗拉、微软工作过。
研发人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3岁,团队充满活力。
”问:小米有没有独特的企业文化或好的政策?“以硬件产品为例,我们的经营方针是每年推出一款新产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质量。
从苹果的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方式是很好的事业模式。
其他普通的硬件公司在内部设立多支开发团队,他们相互竞争,做着相似的工作。
长期下来团队之间的矛盾加深,互相隐瞒信息,从而滋生出问题。
但我们公司只有一个团队,所以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但软件方面与此完全相反。
苹果不定期升级程序,但我们每周都升级。
每周都更新各种功能,用户可以在网上提出故障或希望改善的事项。
至今已有150多万人参与了程序开发和升级工作。
”问:软件开发团队可能会有微词,因为完成度会下降。
“他们受到的压力很大。
我们职员做这种工作已经近100周。
企划两天、开发两天、检测两天后,最后一天上市。
我们有三、四百名职员专门从事这一工作。
”问:都说小米手机的性价比很高,但其他中国企业也会马上进入该市场,“百度”已经宣布要推出平价智能手机。
“我对其他中国企业怎么做不太感兴趣。
”问:什么意思? “我们的手机不是他们要推出的平价智能手机。
重要的是降低流通成本,推出价格合理的产品,控制制造成本不是全部。
”◇“在软件方面领先于三星”问:归根结底IT就是人才竞争,和美国硅谷相比,中国IT人才达到了什么水平?“过去几十年里,跨国IT企业纷纷进军中国,培养出无数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
小米的很多职员都来自谷歌、摩托罗拉、微软等,他们的水平并不亚于硅谷。
”问:用过韩国IT产品吗?“小米智能手机的内存就是三星的。
三星和LG的产品非常优秀。
尤其是三星的手机,我都用过。
在中国市场三星做得很好。
但小米手机的价格只有三星Galaxy的30%至40%。
我认为在软件方面我们做得更好。
”

雷军说:“虽然高度评价韩国IT产业,但目前还没有从韩国企业引进液晶屏幕的计划。
”他说,因为如果从同样生产智能手机的公司引进零配件,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问:有没有在海外销售小手智能手机的计划?“计划从今年年底开始销售。
但具体内容还没有确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出口地不是韩国。
因为韩国太厉害了。
(笑)”雷军简介出生:1969年湖北省仙桃学历:武汉大学计算机系,入学两年就修满学分,从大三开始开发计算机软件和出版相关教材经历:1990年创办三色公司
1992年加盟金山软件公司,6年后出任总经理
2010年创立“小米科技”,现任小米科技CEO兼金山软件公司董事长
先后入选《中国青年报》评选的“中国十大IT风云人物”,中关村管理委员会评选的“十大人物”(2011年)。
尊敬的人: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座右铭:“人因梦想而伟大” 共同企划:韩国投资贸易振兴公司(KOT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