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财政危机再次扩散导致美国、欧洲、新兴国家等全球经济整体发生动摇的当今局势下,中国经济能否再当“救星”?2008年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中国推行了规模达4万亿元人民币的大规模经济扶持政策,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
而当今中国的状况和那时大有不同。
出口不振的外患加上消费萎缩的内忧,使中国经济面临急刹车的局面。
另外,今年下半年还将更换领导班子,带来政治、社会动荡等风险因素。
即便如此,全球经济依然对中国寄予厚望。
这是因为中国中央政府负债比重低、财力雄厚,比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有余力推行经济扶持政策。
本月7日,中国领导层在2008年后时隔4年将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打响了经济扶持政策的头炮。
截至去年年底,中国央行人民银行的总资产达28万亿元人民币(约4.5万亿美元),超过欧洲中央银行(ECB,3.5万亿美元)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FRB,3万亿美元)。
本报对“中国经济救星论”进行了研究。
中国目前在与两个怪物争斗。
一个是原因不明的“增速下降”这个怪物,另一个是期待和不信任交织在一起的“全球目光”。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5月下旬曾表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本月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商务部长陈德铭也表示:“尽管现在经济增速有一点减缓,但还在正常范围内,也在预期调整的目标内。
”两人的发言都证明中国在与两个怪物展开激烈斗争。
专家们虽然希望中国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但却无法预测中国增长率究竟会下降到什么程度。
一线报告弄得人心惶惶。
今年第一季度增长率跌至2010年以来的最低(8.1%),中国著名智库国家信息中心(SIC)已将第二季度增长预测下调至7.5%;4月份出口增加率(4.9%)也比前一个月(8.9%)大幅降低。
5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艰难守住了50大关,但还是比前一个月下降2.9点。
该指数高于50意味着采购扩大,低于50意味着采购缩小。
新增订单指数跌至49.8点,比前一个月下降4.7点,预告了市场需求的减少。
由于希腊等欧盟国家的财政危机尚未出现妥善解决的迹象,中国出口领域受到严重冲击,因此陈德铭也不安地表示:“如果中国经济增速有继续下滑的趋势,中国政府将在保证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和促进国际贸易稳定增长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
”也就是说,如果对外状况不佳,至少也要在内部寻找解法。

▲图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市内的高级品牌卡地亚的广告牌。
随着各方不断提出中国消费萎缩的忧虑,对中国中央政府推行经济扶持政策的期待日益增高。
照片=彭博社
◇政府和学者寻求改变经济政策基调英国杂志《经济学家》在最近出版的特刊中分析称:“中国经济无力应对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共产党一党专政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不公平(unfairness)’压制了经济全局。
”国有企业在政府给予的特殊待遇下享尽垄断地位,并且对庞大的利益进行非常松懈的管理。
在此过程中,企业干部的贪污、腐败规模超乎想象。
政府管理下的银行也是一样,因为交情盲目提供贷款,从而导致不良债权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年底,银行贷款额在GDP中所占比率为122%,但短短两年后提高到了171%。
对于房地产经济低迷导致的不良债权,各银行都在等待政府开口。
高度增长时期曾因对外贸易和国内消费激增而尝到甜头的私营企业现在因出口减少、工资上涨、消费萎缩、银行贷款中断、高额私债利率(影子银行,shadow banking)等因素而面临困境。
因此很多人观测称,如果全球经济目前这种低迷局面再持续一段时间,遭受最大冲击的将是中国私营企业。
由于经济前景黯淡,个人也捂紧了钱袋。
中国领导层认为情况比预期更加严重,所以开始研究紧急对策。
路透社4日报道称,人民银行、银行监督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外汇管理局、商务部等部门的负责人和经济学者们最近聚在一起,就希腊退出欧元区时的应对策略、人民币汇率稳定方案、加强监督国家间资金流动等问题进行了协商。
虽然中国说的是“预调微调”,但实际上就是在寻求改变政策基调。
据观测,虽然国务院尚未公布综合对策,但中国政府会为扶持经济拿出约2万亿元人民币。
瑞士瑞信银行经济学家陶冬指出:“中国为刺激经济而支出的规模约为3年前的一半,即2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对象会包括电力生产、清洁能源、水利基础设施等方面。
”中国政府还会积极引导民间企业在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投资,带动增长率上升。
国家发改委发言人李朴民5日表示:“投资依然是扩大国内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关键是如何投资。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今年上半年即6月底前,民间投资新36条的实施细则都将出台完毕。
”国家发改委最近批准了数百项地方投资计划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茉楠表示:“1995年至2010年的年均增长率为9.92%,其中6%至8%是依靠投资。
”高度评价了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张茉楠还指出:“为提高相对较低的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投资增加量/生产总值增加量之比),现在需要通过有效投资提高尖端技术产业和制造业的附加价值。
”金融界也为市场疏通资金通道。
人民银行从去年年底开始先后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四大银行上月新增信贷约达2530亿元人民币。
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流动性以刺激经济。
上月16日,中国政府为刺激内需而宣布再次推行3年前推行的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政策。
今后一年内将面向空调、平板电视等节能型家电和排量低于1.6升汽车的购买者提供363亿元人民币的补助。
◇外商直接投资减少可用国内储蓄代替这一政策3年前曾为扩大7亿农民消费做出巨大贡献,现代汽车等韩国企业有望借此受惠。
房地产市场短期内应该不会放宽限制规定。
一直因银行贷款限制规定和购买条件加强而止步不前的房地产市场最近因“放宽限制”的传闻而出现不正常的过热趋势。
5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住宅交易量比前一个月增加20%,因此“触底反弹”的心理不断扩散。
对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言人指出:“将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行房地产市场限制政策。
”《人民日报》本月5日也报道说:“不能对放宽房地产限制政策抱有幻想。
”中国通过上述对策能够克服经济危机吗?专家指出,中国经济的“不公平”反而会提供一种恢复力。
例如,如果外商直接投资(FDI)减少,可用占GDP51%的国内储蓄来顶替。
金融机构也越来越适应不良债权,地方政府虽然背负占GDP50%的债务,但仍具备投入财政刺激经济的能力。
也就是说,松懈的空间反而能发挥灵活性。
目前中国的家庭消费仅为经济的三分之一,如果政府扩大医疗预算,为老年人的健康负责,中老年群体就会打开钱包,消费将大幅增加。
目前中国每2.2万人中有一名医生,增加医生人数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有观测称,使落后农村蜕变成城市的政策也有助于保持高度增长势头。
韩国驻中国大使馆经济公使郑永禄表示:“通过将城市化率从目前的51.3%提高到目标水平65%的政策,中国可以在今后10年内保八(增长率达到8%以上)。
”据分析,每年建设50个以上30万人口的城市,就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和住宅建设创造工作岗位,缩小地区差距并刺激内需。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这两次危机爆发时,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团结一心克服了困难。
此次也会采取各种方法克服危机,建立更强大的经济“体质”。
如果能成功改善经济“体质”,中国将在6至8年内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韩国政府和企业要像对待当前危机一样重视“2020年的中国”,制定化危机为机遇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