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日本核燃料生产不叫停 为核开发铺路

朝鲜日报驻东京特派记者 车学峰/记者 李永完

查看韩文原文

日本在国际社会上被分类为“潜在拥核国”,这是因为日本在非核国家中唯一拥有可用来制造核武器的钚及其提炼技术。
据所知,日本拥有的钚的数量为30吨,其中在国内有6.7吨,在英国和法国再处理设施有23.3吨。
这些钚可制造数千枚原子弹。
而北韩拥有的钚约为30至50公斤。
国际社会认为日本的核开发技术含量高的根据之一是拥有“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用于核燃料的再处理,因此被称为“梦想核反应堆”。
用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提炼出纯度高达97.6%的钚,完全可以用来制造核武器。
用普通核反应堆提炼的“使用后核燃料”中也包含钚,但其纯度低,很难用于军事目的。


▲日本在东海福井县敦贺市建设的“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FBR)设施全景。
该纳冷却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使用铀和钚的混合氧化物燃料(MOX),1995年启动后短短4个月就发生了故障,2010年8月再次启动,但仅过3个月再次出现故障,此后处于中断状态。
照片=共同社、韩联社


首尔大学原子核工程学教授黄一淳表示:“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以把没有用处的天然铀提炼为可用于制造武器的钚,因此完全可以用于军事目的。
”受去年福岛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在日本国内要求逐渐废除核电站的呼声很高,但因为电力不足问题,短期内废除的可能性不大。
有分析说,日本批准扩建青森县六所村再处理设施意味着日本不会放弃“潜在核开发国家”的地位。
《每日新闻》报道说,最近日本政府在《原子能基本法》中加入安全保障条款,是为了避免废除核电站后“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和青森县六所村的再处理设施因失去存在的理由而被销毁。
◇日本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日本打着回收使用核燃料的旗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快中子增殖反应堆。
虽然这引发了用于核开发的争议,但美国当时在冷战体制中考虑到与苏联的对立,默认了日本的这一行为。
但从后来的日本外务省内部文件《外交政策大纲》(1960年制定)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研究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是为了确保核开发能力。
这份文件中写有“维持暂时不持有核武器的政策,但努力提高制造核武器的经济、技术能力,并为了避免受到牵制而展开政策”。
日本于1971年动工建设试验用“常阳”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根据在此过程中积累的技术,在福井县敦贺市建设了“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并于1991年起试运行。
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1987年在美日首脑会谈中就修改《美日原子能协定》达成协议,以接受关税等美方经济条件为代价换取了无需美国的批准也可以提取钚的许可。
◇“文殊”号商用化到2050年才有可能日本政府表示,在2050年前后,“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才有可能实现商用化。
日本政府计划,今后10年内每年投入约3000亿日元作为“文殊”号的维修和研发费用。
日本在1991年对“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进行试运行,但各种事故频发,在正式运行的1995年发生了钠外泄引发的火灾事故,此后停止运作。
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把钠作为冷却剂,而不是水,钠只要触水就会发生爆炸,因此比普通核电站更危险。
+++但民主党上台后,在2010年5月重新启动了“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但当年8月发生反应堆燃料交换装置脱落事故后再次停运。
美国、英国、法国也在研发被称为“梦想核反应堆”的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但因为事故危险性和技术难题而实际上放弃了商用化。
目前,只有印度、中国、俄罗斯正在开发或运营快中子增殖反应堆,但专家们将此视为准军事用途。
专家指出,日本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危险性高且商用化可能性低的“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除了旨在“确保潜在拥核能力”的理由以外,很难进行解释。
◎新闻背景:“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文殊”号快中子增殖反应堆是使用铀和钚混合氧化物燃料(MOX)的钠冷却核反应堆。
日本政府1985年在福井县敦贺市动工建设,1995年8月启动,但当年12月发生钠泄露事故后停运。
日本在2010年5月再次启动,但当年8月因发生事故而再次停运。
“文殊”的名字摘自大乘佛教中象征着智慧的文殊菩萨的前两个字。


输入 : 2012-06-28 15:08  |  更新 : 2012-06-28 15:08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