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坚持7个月之久才说出的一句“Sorry”,终于为巴基斯坦运输线的封堵打开了闸门。
这样,一度陷入僵局的美巴关系暂时有所缓和。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当地时间3日致电巴基斯坦外长希娜·拉巴尼·哈尔,就去年11月发生的北约无人机误炸巴军哨所致24名军人死亡一事表示:“我们对巴基斯坦军人的牺牲感到抱歉。
”对此,巴基斯坦从4日开始重新开放了向阿富汗境内美军和北约(NATO)军队输送军用物资的补给线。
从巴基斯坦南部港口卡拉奇出发经由开伯尔山口通往阿富汗的这条补给线承担着驻阿富汗美军70%以上军用物资的运输。

▲3日,在巴基斯坦南部城市卡拉奇的一个油罐车停车场,装满要输送给驻阿富汗北约军队燃油的油罐车上巴基斯坦国旗随风飘扬。
巴基斯坦当天重开了关闭7个月之久的通往阿富汗的北约物资补给线。
照片=路透社、NEWSIS
美国政府的一位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过去的7个月里,美国绕道从印度和中亚地区运输补给物资,导致运输费用增加了10亿美元以上。
作为巴基斯坦重开补给线的代价,美国政府将对巴基斯坦在阿富汗边境的反恐作战支援12亿美元。
”去年发生误炸事件后,巴基斯坦政府强烈要求美国道歉,但美方主张“是巴基斯坦军队率先开火引发事件”,只表示“遗憾”。
美国国务院曾警告说“如果不道歉将给两国关系造成致命打击”,但白宫和国防部坚称“双方都有责任,不能正式道歉”。
但随着事态长期持续,可能会影响到美军在阿富汗的撤军战略,因此美国将副国务卿托马斯·奈兹派往巴基斯坦,在过去几周内进行了幕后协商。
《纽约时报》报道说:“美国虽然决定道歉,但迫于强硬派的压力,最终使用了比‘道歉(apologize)’程度低的‘抱歉(sorry)’。
”据分析,奥巴马政府虽然通过此次致歉解决了一个外交问题,但这可能会成为选举中的一个不利因素。
共和党一向指责“奥巴马在全世界到处致歉,伤害了美国人的自尊心”,此次事件又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