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中国经济 不会崩溃亦不会快速复苏

韩国专家透析中国经济

朝鲜日报/撰稿=全炳瑞,庆熙大学中国经营系特邀教授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增长率跌破8%只有7.6%,此后人们开始关注中国政府将于何时、以何种方式推出经济扶持政策。
图为,本月17日中国淮北市一家银行的职员正在点钞。
照片=法新社、韩联社


今年第二季度(4月-6月)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跌破8%只有7.6%,此后出现了不同的解释。
悲观论者认为,“中国崩溃论”将成为现实,而乐观论者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正在转变增长战略,所以并无问题。
实际上,7月以来,可以衡量中国实体经济状况的四大指标——工业生产、电力用量、铁路运输量、进出口增加率均创下今年以来的最低值。
特别是,中国7月份的出口额同比仅增加1%,对市场产生了冲击。
当然,最大原因在于对欧出口剧减17%。
对欧洲以外地区的出口增加了6%。
但与外界的看法不同,中国政府并不担心本国的经济,反而表现出悠然的态度。
◇中国政府坚信实现7.5%的增长目标虽然已经到了任期末,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还在全国各地视察。
在过去的1年半里,中国政府通过紧缩政策将货币流通量增加率从29%降至13%。
期间中国一直坚持限制贷款、管制房地产、上调利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因此只要下定决心,可以扶持经济的方法很多。
但温家宝在任何地区视察时也未提及大刀阔斧的经济扶持政策。
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虽然经济持续下滑,但2012年的经济指标与投入GDP三分之一资金扶持经济的2009年相比,还处于较高水平。
在经济持续下滑的局面下还不采取经济扶持政策,从另一个方面说,中国政府对经济下滑的严重性的认识与西方世界有所不同。
第二,与西方所担忧的不同,中国政府自信今年可以实现7.5%以上的增长率。
方法是,提前执行国家项目。
温家宝在今年3月举行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所做的报告中,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定为7.5%。
在近10年里,中国从未没有完成政府制定的目标值。
中国政府认为这是国民对政府的一种信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实现目标。
进入任期末的温家宝,在10年总理业绩中留下未实现目标的污点的可能性很小。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已经开始增加批准国家主导的项目,做好经济进一步下滑的应对准备。
如果第三季度增长率不到7.5%,预计中国政府将通过加快大举批准国家项目来加大投资,从而提高GDP。
◇中国经济最快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复苏虽然中国经济下滑带来冲击,但也要考虑到在中国内部发生的几个重要变化,这样才能进行准确的判断。
第一,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最大的投资主导权发生变化。
中国以民间资本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而不是政府投资。
中国政府还发布了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金融、电力领域的政策《非公经济新 36 条》。
今年上半年,中国总投资增加20%左右,而民间投资增加率超过26%,民间投资所占比重也超过60%,超过政府投资。
中国政府想要通过扩大民间投资来扶持经济,而不是政府投资。
第二,通过下调利率和供应货币放宽紧缩已经启动。
今年6月以后,中国的货币流通量增加趋势越来越高。
只是因为存在9至12个月左右的时差,效果尚未显现。
第三,房地产和汽车景气的反弹。
已经成为中国消费的代表性指标的汽车销量开始增加。
主要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也出现反弹。
以大城市为中心,房地产价格开始上涨。
美国持续放出资金,而中国采取了紧缩政策。
最近,美国房地产景气恢复可以看作是持续放出资金起到的效果,但中国在采取紧缩政策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
这是资金重新流转的证据和实际需求的表现。
这些是经济复苏的重要信号。
此外,房地产价格反弹也可以减少银行的潜在亏损危机。
因此,与其对中国经济过度悲观,不如仔细观察中国从底层掀起的结构变化,并抓住投资机会。
有必要针对最快于今年第四季度,最晚于明年上半年开始复苏的中国经济做好准备。
◇中国制造业经营环境将恶化但即使中国经济复苏,对韩国经济来说也不会存在像过去一样的中国商机。
明年的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大,但会有更激烈的价格竞争等待着我们。
这是因为,全世界的企业都将进入全球唯一保持两位数增长的中国内需市场。
现在如果没有达到世界级实力,已经很难在中国赚到钱。
此外,中国的制造业经营环境将变得更加恶化。
中国政府强制上调人工费用是最大的结构变化。
明年的最低工资将上涨两位数,对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也将废除,地区居民和员工分配需求还会持续增加。
在不抢占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已经很难保障企业的长期增长。
如果不能在崛起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的中国市场做第一,就要从世界第一的梦想中醒过来。


输入 : 2012-08-22 17:25  |  更新 : 2012-08-22 17:2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