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共同获奖者、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约翰·格登是第一位成功克隆青蛙的科学家,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首次研发了将皮肤细胞制成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的方法。
科学家们将两者之间的联系称为一度韩国曾自以为领先世界的“克隆胚胎干细胞”。
格登克隆青蛙可以促进各种哺乳动物的克隆,黄禹锡博士2004年曾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动物克隆技术,用人类皮肤细胞制成了克隆胚胎干细胞。
韩国政府向黄禹锡提供了研究经费,相关领域的世界研究者们也纷纷提议共同进行研究。
但黄禹锡捏造论文的事实曝光后,克隆胚胎干细胞成为科学界的回避对象。
制作克隆胚胎干细胞需要将可以生长为人类的受精卵破坏,所以还引发了强烈的伦理争议。

▲图为,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同获奖者、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
山中伸弥8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格莱斯顿研究所主办的视频记者会上表示:“我打算明年利用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进行视力恢复实验。
”照片=美联社、韩联社
山中伸弥的研究成为克隆胚胎干细胞的代替方案。
这种方式是在皮肤细胞中放入特定基因,制成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状态,不需要破坏受精卵。
而且是利用患者自身的皮肤细胞,所以在移植克隆胚胎干细胞时不会有排斥反应。
一度对韩国掀起的黄禹锡热潮非常眼红的日本为山中伸弥投入700多亿韩元的研究经费,成为世界干细胞领域的领军者。
而在此期间,因黄禹锡事件备受冲击的韩国的干细胞投资减少到美国的三十分之一,日本的五分之一。
◇山中伸弥获得日政府大胆支援日本崛起为干细胞领域强国的契机是山中伸弥2007年开发出诱导式多能性干细胞。
山中伸弥1999年到奈良尖端科学技术研究生院应聘助教,校方聘用了此前没有任何业绩并声称要开发新领域的山中伸弥。
他当时获得了3亿日元的研究经费。
山中伸弥2004年来到京都大学后,完成了他的研究项目。
日本政府着眼于治疗疑难杂症的可能性和波及效果,于2010年决定向山中伸弥支援50亿日元。
共同、合作研究是日本的优势。
京都大学2008年成立专利管理公司“iPSAJ”,推进共享iPS研究成果和扩大共同研究,并在美国、欧洲等地获得专利。
日本国内60多家制药公司和研究所正利用“iPSAJ”的专利开发相关技术、药品和设备。
日本政府以日本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为契机,陆续公布抢占相关商品世界市场的计划。
日本政府将投资87亿日元支援各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产品开发体系,还决定开发培养iPS细胞培养和品质评价的机器成为国际标准。
◇韩国欲摆脱“黄禹锡事件冲击”东山再起韩国干细胞研究领域最近再次燃起希望。
延世大学医学院教授金东旭表示:“去年之前干细胞投资还未进入世界前十位,但今年投资1000亿韩元,比去年增加70%,差不多能进入前五名。
” 金东旭教授研究组用七种疑难杂症患者的细胞成立了iPS银行,用于开发治疗药物。
iPS研究者2010年还在蔚山科技大学成立了“Hans Schöler干细胞研究中心(HSSC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