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美大选拉票新武器 “量身信息”讨好选民

朝鲜日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 任敏赫/记者 朴胜爀

查看韩文原文

▲在美国总统选举第三次电视辩论举行前最后一天,即21日,作为讨论现场的佛罗里达州林恩大学正忙于电视台彩排。
为配合彩排,该大学的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握手致意。
照片=美联社、韩联社


美国硅谷日报《San Jose Mercury News》当地时间21日报道说:“今年的总统选举中利用大数据(Big Data)的拉票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在2008年大选时利用YouTube、推特、Facebook等社交网的选举活动成为核心,但这次大数据成为重点。
所谓大数据,是指过去未储存或者即便储存也未分析,被弃之一边的大量数据。
由于电脑的处理速度加快、存储设备价格下跌,对这部分数据的分析成为可能,并可以借此展开“个人量身订做型拉票活动”。
奥巴马阵营和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阵营开发了收集选民多种个人信息并用于拉票活动的计算机算法。
奥巴马和罗姆尼分别提取了Vote Builders和GOP Data Center 的数据库中登记网民名单、政治捐款记录、武器持有许可、信用卡贷款信息、超市消费卡等数据,以备所需。
另外,他们还积极利用从Facebook、谷歌Plus、Linkedin等社交网站上提取的信息。
根据这些掌握个人拥有车辆的类型、订阅的报纸,甚至婴儿用的尿不湿品牌等信息,有针对性地发送竞选广告到选民个人电脑,展开竞选活动。
例如,对于“家里有在公立学校上学的孩子、在奥巴马竞选阵营登记过、发送过关于有机农业的推特信息的母亲”,可能会由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发去有关“环保”方面的信息,这要比由副总统拜登发去“是我们击毙了本•拉登”效果要好。
致力于探索政治与高科技关联方案的PDM公司创始人安德鲁•拉西埃兹表示:“2008年总统选举时对奥巴马当选功不可没的社交网把重点放在了信息扩散上,而此次的大数据则使有针对性地展开竞选成为可能”。
2008年总统选举时,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很好地利用了普通大众陌生但年轻选民普遍使用的社交网, 年轻选民的支持使他获得大选的胜利。
当时对于奥巴马的成功有人评价说,很好地利用了瞬间可以传递口信的推特和年轻人喜爱的YouTube。
当时只要在YouTube上出现奥巴马的游说视频,立刻就会通过推特传开。
选举前夕奥巴马在Facebook 上的粉丝达到220万人,是竞争对手约翰•麦卡恩的4倍左右。


输入 : 2012-10-23 16:21  |  更新 : 2012-10-23 16:21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