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萧条会持续十年 世界学者提走出经济危机之道

[Weekly BIZ]

宋义达/扈景业

查看韩文原文

“在今后4、5年内,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5个国家中至少有3个会面临国家破产。
其中,爱尔兰的可能性最大。
”(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 “如果10分为满分,世界经济正好6分。
此次危机将持续20年以上。
”(北京大学教授林毅夫)“从2014年开始,中国的增长率将降至6%多,此后每年都会减少。
”(哈佛大学教授理查德•库珀)负债累累的世界经济未能找到从不确实性泥潭中走出的出口。
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经济大国美国和中国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扶持经济分别投入了8500亿美元和4万亿元人民币,但经济复苏的迹象征仍不明朗。
反而出现了全球贸易量减少、失业率飙升、中产阶层崩溃和贫富两极分化等现象。
以全球化和技术实力为推动力,保持20年无通货膨胀高速增长,对“无限增长”充满期待的世界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落幕,政府、企业和个人开始面临长期低增长或无增长。
部分专家预测称,截至2027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为0%。
正因为如此,将此次危机称为1929年“大萧条(Great Depression)”后,时隔80多年的最大经济危机。
就摆脱经济危机方面毫无进展,专家指出了以下三种原因。



第一,此前几乎从未经历过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发达国家只是一味地采取权宜之计,延迟了解决根本问题的正面方法。
这些国家认为,只要解决燃眉之急形成短期增长,经济就会复苏,为此一味地扩大财政支出。
但随着欧洲财政危机的爆发,暂时的复苏再度转为萧条。
其结果,2001年仅为18万亿美元的全球公共负债目前剧增至约50万亿美元,增加了280%,但情况并没有好转。
国家负债剧增导致主权信用等级下降,最终成为经济复苏的绊脚石。
第二,货币政策混乱。
因美国推出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今年中国两度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日本中央银行采取10万亿日元的量化宽松政策等,庞大的资金流入世界。
但由于陷入各经济主体掌握资金的“流动性陷阱(liquidity trap)”,一系列措施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反而是,2009年为21.8%的世界平均储蓄率到今年升至24%,实效性受到了质疑。
发达国家释放的资金大部分集中在新兴国家股市和外汇市场,因此变动性更大。
第三,领导力和国家之间的合作力度乏力。
仅在今年就有60多个国家举行领导人换届选举,因此经济问题被政治理论所左右,未能成为优先讨论对象。
不仅没有负责任地协调世界经济焦点问题的国际领导力,而且由于美国总统选举、欧元区成员国间的矛盾、时隔10年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交替等,不确定性进一步扩大,导致企业不愿投资和雇佣,消费心理萎缩。
当然也有一些希望。
欧元区复苏的关键——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欧洲稳定机制(EMS)于本月8日出台后,欧元区摆脱最糟糕状况的可能性不断增大。
如果截至今年年末的主要国家选举结束后,政治的不确定性消除,将从明年开始正式展开经济复苏措施。
新兴国家的经济活力仍然很大这一点也令人欣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预测明年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6%,比今年(3.3%)高出0.3个百分点。
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因为根据现在的诊断、解决方法和实际行动,可延长或缩短世界经济的“失去的时间”。
大萧条时期,时隔4年出现了“新政政策”。
但如今,虽然全球金融危机已爆发4年,但还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法。
《Weekly BIZ》为寻找正在漂泊的世界经济的现状和出路,直接拜访了美国和中国最具威望的经济学者。
他们表示:“现在的世界经济犹如身患心脏病的患者,只能勉强在病房内走动无法外出。
这种状况将持续10至15年。
” 《Weekly BIZ》还向这些学者提问了对世界经济的诊断,以及突破口。
此外,询问了韩国应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需要进行怎样的改变?

输入 : 2012-10-25 17:54  |  更新 : 2012-10-25 17:54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