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集团总裁崔泰源最近主持召开的SK海力士高层会议氛围非常凝重。
据说,崔泰源在会上表示:“既然投资了就一定会有收益。
只要再等上两、三年。
”此番言论是考虑到芯片产业不景气使SK海力士一直亏损的局面。
SK集团相关人士证实:“虽然没有确定,但集团内部应该是在讨论结构调整方案。
”随着经济低迷局面长期持续,韩国部分大企业开始全面考虑进行结构调整。
POSCO最近决定将子公司旗下的越南钻石广场、昌原大宇百货商店和釜山“中央广场”等零售部门捆绑出售,可谓是一个信号弹。
有人指出,部分大企业推进结构调整的直接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此前盲目增加子公司的经营不善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08年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时,韩国大企业几乎没有进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为扶持经济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这反而给韩企带来新商机。
十大集团子公司总数从2007年的364家增加到2012年的638家,增加了一倍左右。
其中一些子公司是寻求新增长动力所必需的,但大部分都是旨在壮大公司规模的“盲目扩张”。
很多人指出,随着欧洲财政危机长期持续,中国也进入低迷局面,难以保持过去8%以上的经济增长,盲目扩张式经营开始成为绊脚石,最终使企业直接面临危机。
经济界相关人士表示:“除三星、现代汽车等部分企业之外,韩国企业迫不得已要进行结构调整。
”◇企业出售办公楼、店铺、工厂换取现金企业的结构调整方式多种多样。
首先,进入下半年以来,一些企业纷纷变卖资产筹集现金,以改善财务状况。
这些都是最近几年里大幅壮大公司规模的企业。
现代集团今年8月以2262亿韩元的价格将首尔莲池洞办公楼转让给Koramco资产信托公司,成为租客。
出售办公楼的资金按照当初购买时所出份额分配给各子公司。

▲POSCO在经济低迷局面下决定捆绑出售零售部门。
左起为越南胡志明市的钻石广场、昌原大宇百货商店和釜山中央广场。
除了办公楼,出售营业点、工厂以确保现金的企业也不断增加。
CJ集团上月出售CJ第一制糖庆南梁山面粉工厂和CJ GLS忠北沃川、昌原、庆北庆山地区的三处物流中心以及CJ Systems仁川松岛IT中心后,以“出售后回租”的方式筹集了1500亿韩元的资金。
CJ集团表示:“收购大韩通运的过程中花费了1万亿韩元资金,这样做是为了筹集流动资金。
”饱受销售不振困扰的大型超市Home Plus也出售了首尔永登浦店等四个店铺。
STX集团采取了出售子公司股份的方式。
该集团打算以保留STX能源经营权为前提条件,向日本综合金融公司Orix最多出售49%的股份。
◇通过整合子公司谋求“瘦身”一些企业选择整合子公司的方式。
乐天集团决定合并乐天购物和乐天Midopa,并在明年年初之前推进另外三、四个子公司之间的合并。
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全球经济低迷,国内外环境不断恶化。
子公司湖南石油化学公司目前正在为年底之前合并KP Chemical做准备。
STX集团决定合并STX Metal和STX重工;CJ集团也打算合并快递子公司CJ GLS和CJ大韩通运,目的是将事业领域相同的两家公司合并以提高效率。
但有人担心以大企业为中心的这种结构调整趋势会导致就业恶化和内需萎缩。
这是因为整合子公司是消除集团内部的重复组织,这必然会带来裁员。
经济界相关人士表示:“年底出来的裁员计划更加可怕。
”延世大学经营专门研究生院院长朴尚用表示:“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看,大企业结构调整可能会导致经济低迷状况进一步恶化,引发恶性循环。
大企业采取紧缩经营方式后,尤其是中小企业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政府和民间组织需要适当发挥协调者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