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全球IT业从群雄割据演变成双雄争霸

卓相勋

查看韩文原文

▲在三星电子内存芯片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观察生产所需的设计线路板有无异常。
照片=三星电子提供


从全球液晶面板(LCD)企业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来看,盈利企业只有两家。
那就是,三星Display和LG Display。
两家公司创造了3000亿韩元左右的利润。
其余企业都是大规模亏损。
在市场上位居第三和第四位的台湾奇美电子(CMI)和友达光电(AUO)出现几千亿韩元的亏损。
位居第五位的日本夏普公司亏损额接近6000亿韩元。
也就是说,虽然液晶显示器业界出现恢复势头,但真正赚钱的只有两家公司。
今年第三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苹果和三星电子的占有率达49.9%。
而位于第三位的日本索尼公司的占有率仅为5.2%。
外媒报道称,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上,三星和苹果两家公司创造的利润,在包括这两家公司的所有智能手机企业创造的利润总和中所占比率超过100%。
也就是说,除了这两家公司之外,其他公司都在这一领域面临亏损。
最近,全球IT市场开始迅速形成双雄争霸局面。
各个IT领域都出现这种现象。
◇双雄争霸局面迅速形成其他领域的情况也是如此。
三星电子和LG电子今年第三季度在全球平板电视(PDP、LCD、LED TV)市场上的占有率接近40%。
中国企业销量也依靠内需市场不断增加。
但在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上,两家韩国公司的占有率接近50%。
位居第三的索尼(7%)和第四的松下(6.5%)都和这两家公司存在很大差距。
从最近公布的第三季度全球内存芯片市场的占有率情况看,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占有率之和为52%。
位居第三的美国美光公司已连续五个季度亏损。
这种局面和7、8年前截然不同。
2005年左右,手机、电视机等成品市场被4、5家企业瓜分,每家企业占15%左右,竞争十分激烈。
当时的电视机市场上,索尼和松下抵住了三星和LG的挑战,手机市场上除了当时排名第一的诺基亚之外,摩托罗拉、西门子等企业形成多方混战局面。
从内存芯片和液晶显示器领域来看,原本就是韩国企业处于核心地位,但最近和当时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三位以后的企业几乎都难逃亏损的命运。
芯片市场上位居第三的美国美光公司,液晶显示器市场上的夏普和台湾企业都难以摆脱亏损泥潭。
过去台湾和日本竞争企业虽然落后于韩国排在3至5位,但都能创造一定规模的利润,并不断追击韩国企业。
◇“速度战”和“规模经济”加速化据分析,变化速度非常快的IT产业基本属性以及各企业之间激烈的战略斗争是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
业内人士表示:“IT产业不像石油化学产业那样以附近地区为中心开展事业,而是全球所有企业面向全球市场展开竞争。
稍微跟不上节奏,就会立刻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被甩在后面。
”其中的代表性事例包括,原本是手机市场绝对强者的诺基亚因在智能手机领域发展缓慢而没落,日本松下因没能及时将重点从等离子(PDP)电视转向液晶电视而面临巨额亏损。


▲LG Display工作人员正在多种照明下检查液晶显示器的色彩显示质量。
照片=LG Display提供


“规模经济”之争也是导致这种结果的一个因素。
在芯片和液晶显示器市场上,一直存在激烈的“懦夫博弈(chicken game)”。
即,企业过度提高产量使产品价格下降后,在市场上淘汰无法以这一价格生产产品的企业。
在此过程中,成功开发高端技术使成本降低的韩国企业生存下来。
在电视机市场上,韩国企业刚开始先攻占日本企业疏忽的中价产品市场并扩大销量,形成“规模经济”,然后再以此为基础挑战领先企业。
但专家指出,从IT产业的属性来看,即使是进入双雄争霸局面的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
早安新韩证券分析师苏贤哲表示:“至今为止IT产业是从多方混战走向双雄争霸,但从IT产业的特性上看,最终很有可能出现只剩一家企业的胜者为王局面。
”最近出现的全球经济萧条现象也成为一个重要变数。
如果经济萧条导致IT市场萎缩,那么即使是位居市场首位也难以创造利润。
高丽大学经营学教授曹明铉表示:“如果整个市场萎缩,名列前茅本身也变得毫无意义。
在经济不景气加剧的局面下,企业应该积极开发能刺激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
”例如苹果公司在2008年底发生全球金融危机时推出了创新产品iPhone,从而实现飞速增长。


输入 : 2012-12-07 17:37  |  更新 : 2012-12-07 17:37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