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来自中国的可吸入颗粒物催生“极限暴雨”

探访西归浦气象科学院

朴尚贤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含沙的春雨加强风——19日上午,全国各地出现降雨天气,市民们打着雨伞走在首尔某大学医院里。受全球变暖等影响,预计今年夏天也会出现大量降水。/韩联社
14日下午,济州西归浦市国立气象科学院的云实验室。在高度相当于两层公寓楼的人工降雨实验设备里,正在验证尘土如何演变成雨云。雨云通常是在冷空气和暖空气冲突的过程中形成的。但其实,来自中国的黄沙和可吸入颗粒物等也是决定雨云大小的因素。

黄沙和可吸入颗粒物中不仅有沙粒,还含有硫酸、硝酸等污染物质。这些亲水污染物一旦扩散,就会吸收大气中的湿气,形成尺寸更大的水珠,增加降水量。据科学院人士称:“由于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预测降水正变得愈发困难”,“我们在尝试将可吸入颗粒物等对雨云带产生的影响录入数值预报模型,以提高预报的准确度。”

据推测,受全球变暖等影响,今年夏天韩国可能会有较多雨水。尤其短时间内大量降雨的“极限暴雨”的担忧不断增加。19日,韩国气象厅称,在今年夏天的气候预测中,降水量与往年持平或更多的概率为80%,各地降水量将存在较大偏差。近年来,韩国降水量有所增加,但降水天数却持续缩短。也就是说,一旦下雨会在短时间内集中下完。

▲ 制图=郑仁盛
今年夏天具备诸多出现“极限暴雨”的条件。2023年中国空气污染度创下了2013年以后10年来的最差纪录。虽然污染数值从2013年的每立方米72微克降至2022年的29微克,降低了一半以上,但从去年开始这一数值再次出现恶化。据分析称,原因是为了挽救新冠疫情期间下滑的经济增长率大举启动工厂。由此,乘着西风进入韩国的空气污染度也随之升高,估计其中包含不少吸水的污染物质。

与此同时,太平洋关键海域海水表面温度上升的“厄尔尼诺”现象也在去年冬天达到了峰值。但相较于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年份,其影响在第二年往往更大。厄尔尼诺使海水升温,推高地球的平均温度,大海蒸发出来的水蒸气量自然也会增加。厄尔尼诺时期会有大量水蒸气流入韩国南部地区继而形成气压系结构。这正是去年夏天袭击忠清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巨大梅雨线出现的原因之一。今年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

而今年夏天可能会出现暴雨的“征兆”在去年冬天就已经显现。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是韩国历史上同期降雨最多、最频繁的时期。去年冬天全国降水量达到236.7毫米,是往年(89.0毫米)的2.7倍。并且超过了1988年的195.9毫米,成为1973年以后冬季降水量历史第一的年份。

随着集中暴雨的担忧增加,气象厅计划在雨云带登陆前,在海上预测降水量,以应对灾难的发生。为此,气象厅分别在首都地区的德积岛,忠清地区的北格列飞岛,湖南地区的鞍马岛设立了海洋气象基地,用于观测雨云带。据气象厅有关人士称:“在仁川德积岛海洋基地观测到的雨云带通常在2小时后登陆首尔”,“如此一来至少可以提前2小时发送灾难短信,应对暴雨危险。”

韩国自19日起全国将出现降雨天气,20日各地持续降雨。19日至20日的降水量,首都地区预计为5~10毫米、江原道5~30毫米、忠清地区5~10毫米、全罗地区5毫米、庆尚地区5~20毫米、济州岛1毫米等。自19日晚起,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影响,20日早晨最低气温在零下3度至零上5度,白天最高气温在6~13度,温度低于往年。此次冷空气预计将持续至22日的星期五。

输入 : 2024-03-20 10:05  |  更新 : 2024-03-20 13:46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