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电商企业加快攻占韩国市场的速度,韩国中小企业受到了来自中国的“通货紧缩(经济衰退下的物价下跌)出口”的直接打击。内需低迷后,中国正在实施低价向海外出口库存的“推出去”战略。中国电商尤其将低价电子产品、服装、杂货等纷纷带到韩国,不仅是作为竞争对手的韩国电商,连生产这些商品的韩国中小企业也忧心忡忡。
韩国关税厅28日透露,去年来自中国的直购金额为23.59亿美元(约3.18万亿韩元),比前一年增加了58.5%。商品件数也达到8881.5万件,一年内猛增了70.3%。中小企业界分析认为,增加的大部分是通过中国电商进口的低价家电和生活用品,这是直接打击了韩国小企业的商品。
“在价格上绝对不是对手”
韩国中小企业异口同声地表示:“我们的产品与中国直购产品相比,价格竞争力必然会下降。”首先,与通过贸易进口的进口产品不同,这些是从中国直接配送给韩国消费者的直购产品,因此很多情况下不征税。关税法免除了150美元以下的小额直购的关税和附加税,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直购的生活用品大部分属于这个范围。过去,即使中国推出低价产品,也可以借助政府进出口政策或关税等进行“第一轮防御”,但随着通过电商的“直购时代”正式开启,连最起码的防御网也被解除了。
中小企业界相关人士表示:“想和中国直购产品竞争,不仅不能盈利,还要赔钱卖东西,谁会那么做生意?”因此,用中国直购批发超低价商品以稍微弥补损失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从消费者的立场来看,现在买便宜的东西可能会有好处。但有人指出,从长远来看,在价格竞争力上落后的韩国中小企业会倒闭,低质量产品掌握市场的可能性将增大。
将重点放在“事后限制”的政府对策
随着产业界的担忧越来越大,韩国政府决定成立专门小组,应对中国电商进军韩国的问题。公平交易委员会26日对《电子商务法》修订案进行了立法预告,其内容是海外电子商务经营者要义务性地指定韩国代理人。一句话来说,就是“阿里也必须在韩国设立办公室和代理人,履行消费者保护义务,如果违反这一义务,将实施罚款等制裁”。
但中小企业界指出:“政府对策的重点是发生消费者损失后的‘事后限制’,韩国中小企业保护方案则整体缺失。”中小企业中央会本部长秋文甲说:“中国从国家层面搞通货紧缩出口,因此韩国政府也应该从保护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制定平台限制法案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