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韩宪裁决定弹劾总统尹锡悦…全体一致引用

柳钟宪/方极烈/金娜英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前总统尹锡悦。/News1
4日,韩国宪法裁判所以全体一致的意见引用前总统尹锡悦弹劾案。

4日上午11点22分,宪法裁判所代理所长文炯培称:“全体裁判官一致意见宣布判决结果”,“罢免被告尹锡悦总统。”判决结果即刻生效,尹锡悦失去总统职位。宪裁在12・3紧急戒严122天后决定引用尹锡悦弹劾案,距离2024年12月14日受理弹劾案时隔111天。
▶4日,宪法裁判所以全体一致意见引用了前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宪法裁判所提供
5项弹劾理由全部被引用…“尹违宪、违法”

当天,宪法裁判所认定起诉前总统尹锡悦的5项核心弹劾理由全部成立,包括宣布紧急戒严、封锁国会等。宪裁指出:“宪法和戒严法规定,紧急戒严的实质性条件之一是‘战时、事变及与之相当的国家紧急事态’”,“(尹锡悦主张为宣布戒严理由的)国会弹劾起诉、立法、预算案审议等权力行使,不能认定在宣布戒严当时实际发生了重大危机状况。”宪裁还表示:“即使考虑被告主张的全部情况,也不能认定在宣布戒严当时存在足以让被告的判断得到客观合理化的危机情况。”

▲ 4日,在首尔钟路区宪法裁判所大审判庭,为进行尹锡悦总统弹劾审判宣判,宪法裁判官们正在入场。/金志浩记者(音)
此外,宪裁判定前总统尹锡悦违反了国务会议的审议、共同签署等紧急戒严的流程条件。宪裁指出:“考虑到被告没有(向国务委员们)说明戒严的具体内容,且未给予其他成员陈述意见的机会等,难以认定(国务会议)对宣布戒严进行了审议”,“在国务总理和国务委员没有共同签署宣布文的情况下宣布戒严,没有公布实施时间、实施地区以及戒严司令官。”

宪裁认定,尹锡悦出动军警试图封锁国会的做法也违反了宪法和法律。宪裁称:“被告指示国防部长官向国会投入军队”,“指示前特种部队司令官(郭种根)等人,‘似乎还不到法定人数,砸门进去,把里面的人拖出来’。”

宪裁称:“被告出动军警控制国会议员进出国会,同时下令将人拖走,此举妨碍了国会的权力行使”,“既违反了赋予国会要求解除戒严权力的宪法条款,也侵犯了国会议员的审议权、表决权、不逮捕特权。”

除此以外,规定禁止国会和政党政治活动等的“布告令1号”,对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实行扣押搜查,试图确认司法界人士的位置等,均都被认定为违宪、违法。

“撤回内乱罪,无需走特别流程”…判定不存在流程问题

另一方面,宪裁判定国会的弹劾起诉过程不存在流程问题。针对国会方面将违反宪法规定的内乱罪从起诉理由中删除一事,宪裁表示:“在维持基本事实关系前后一致的情况下,允许不走特殊流程对适用法律条文进行撤回、变更。”对于尹锡悦方面主张的“如果弹劾理由中不包含违反内乱罪,不会达到法定人数”,宪裁以“仅为假设性主张,无客观依据支持”为由不予采纳。

对于“滥用弹劾起诉权”的主张,宪裁表示:“表决过程合法,在一定程度以上辨明了被告(尹锡悦)违反宪法或法律”,“不能认定弹劾起诉权被滥用。”

另外,宪裁还驳回了尹锡悦方面“国会经两个会期发起弹劾起诉案,违反了一事不再议的原则”的主张。宪裁称:“第1次弹劾起诉案在第418届会期投票不成立,但此次弹劾起诉案是在第419届临时会议会期中发起的”,“没有违反一事不再议的原则。”但郑亨植裁判官提出补充意见称:“需要立法限制在不同会期发起弹劾起诉案的次数。”

“尹或对野党专横感到有责任…但应该协治”

当天,宪裁一方面引用了尹锡悦弹劾案,另一方面也指出在野党主导的国会存在滥用权力的问题。

宪裁称:“自被告就任以来,在野党主导了罕见的大量弹劾起诉,导致多位高级公职人员在弹劾审判期间被中止权限行使”,“被告制定的主要政策因在野党的反对而无法实行,在野党单方面强行通过政府反对的法案,被告要求再议与国会表决法案的情况反复出现。”

宪裁还指出:“可以看出,被告意识到了在野党的专横令国政陷入瘫痪,国家利益明显受损,感到沉重的责任感,认为无论如何都必须打破这种局面”,“被告认为国会的权力行使是在滥用权力,是招致国政瘫痪的行为,对于这种判断应给予政治层面的尊重。”

但宪裁判定:“被告与国会之间的对立难以判定是归属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应根据民主主义原则加以解决的政治问题”,“表明与之相关的政治见解或做出公共决策,应当在宪法保障的民主主义和可协调的范围内进行。”

宪裁还谴责称:“国会本应尊重少数派意见,并在与政府的关系中,以宽容与克制的态度为前提,努力通过对话与妥协得出结论。被告也应将作为国民代表的国会视为协商对象,给予尊重”,“然而被告却将国会视为铲除的对象,这令民主政治的前提变得虚无,难以视作与民主主义相协调。”

输入 : 2025-04-04 10:06  |  更新 : 2025-04-04 13:13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