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11月,美国得克萨斯州正在钻探石油的情景 / 路透社、韩联社
沙特能源部当天表示:“从5月到年底,沙特每天将进一步减产50万桶原油的产量。”阿联酋(UAE)也宣布将同期每天减产14.4万桶。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哈萨克斯坦也分别公布了每天减产4.8万至21.1万桶的计划。
OPEC+表示减产的理由是“为了稳定原油市场的价格”。就是说,由于担心经济停滞,原油需求下滑,要提前应对价格下跌的风险。美国政府立即对OPEC+的减产措施表示了不满。当天,白宫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NSC)发言人的声明表示:“考虑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我们认为目前不应该减产。”
- ▲ 去年就大规模减产达成协议的OPEC+下属的主要产油国,当地时间2日宣布每天将进一步主动减产116万桶原油。/ 韩联社
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主张:“在美国和西方的单极体制下,俄罗斯、中国和伊朗等国遭受压制,为了战胜这一点,必须实现世界多极化。”沙特主导的这次减产决定表明,中东产油国可能会认同俄罗斯的这一基调。
对欧美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竞相采取脱碳政策的危机感,很可能对产油国的减产决定产生了影响。对1971年以来保持了50多年的“石油美元(原油只用美元结算的体制)”累积的不满,也被认为是导致沙特和美国疏远的原因之一。美国当时签署协议,以保障沙特王室的安全为代价,仅用美元结算石油。此后,美元实际上成为了世界原油市场上唯一的结算手段。但随着美元价值受美国货币政策影响反复暴涨暴跌,中国开始推行人民币的国际化,实现石油结算手段多样化的必要性浮出水面。
OPEC+内部的立场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沙特和俄罗斯正在加强与超越欧美、成为最大石油消费国的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同时发出明确的信息:“不会再只遵循美国和西方的规则。”相反,阿联酋(UAE)、科威特、巴林等其他中东产油国和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中亚国家在顺应OPEC+氛围的同时,对此保持着不算积极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