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半岛

确定对波兰出口价值67亿美元的K2坦克…还能收取技术专利费

郑汉国/梁智皓 朝鲜日报记者

查看韩文原文
▲ /现代Rotem第二批对波兰出口合同确定的K2坦克的外观
韩国防卫事业厅和波兰政府2日正式宣布,“已经完成现代Rotem生产的K2坦克第二批对波兰出口合同的谈判”。虽然没有透露具体的合同规模,但军工业界内外有消息称共将出口180辆K2坦克,价值67亿美元(约9万亿韩元)。以单一合同为准,预计本次合同将成为K军工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笔交易。

与乌克兰接壤的波兰以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为契机,选择与K军工合作,从而在短期内增强国防力量。当年7月,波兰引进了180辆K2坦克,时隔3年决定再引进同样规模的坦克。尤其是本次合同的出口量虽然相同,但合同金额却增长了近2倍,有评价认为,这是韩国防卫产业又一次“进化”。

与第一批合同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出口品类不仅包括成品,还包含了技术转让。在180辆的出口货物中,117辆将由现代Rotem在韩国制造并直接供货,63辆将由波兰国营军备集团PGZ在当地生产。合同支持现代Rotem等在波兰当地建立可以生产K2坦克的本土据点,并传授制作经验。出口合同中还增加了提供后续MRO(维修、维护、检测)支持的内容。

▲ 制图 = 梁振景
有评价认为,“军工生态系统”出口是世界范围内被认为是K军工优势的性能和生产力同时得到认可的结果。另一方面的意义在于韩国过去从同盟美国获取各种军工技术,打造了如今的K军工框架,而现在已经达到了向海外传授军工技术的阶段。

得益于国内军工生态系统的能力

K2坦克是2008年与国防科学研究所和现代Rotem合作,由韩国自主开发的坦克。1980年代后期,韩国军方在国内首次生产了由美国设计的坦克K1。当时的经验衍生出了2008年第一辆以韩国自有技术开发的K2坦克。在此过程中,K2坦克的国产化率提升至90%以上。得益于此,韩国打造了自己的零部件供应链,也是第二批出口成功的秘诀之一。参与生产的国内企业,在第一批合同时的合作企业就达到120多家。因为积累了这一经验,所以才得以实现本次的出口。

▲ K2坦克
在波兰当地建立生产据点,继第一、第二批的360辆坦克之后,还有望期待第三、第四批的后续合同。就是说,通过当地生产设施进行追加生产,随之而来的专利费或零部件供应等还能持续进行下去。某军工企业的高管说:“以K2坦克的功能为中心,波兰军队正在构建坦克战术,K2坦克至少会使用10至20年以上。这也意味着与波兰的交易关系将持续更长时间。”

K军工生态系统正在走向海外

▲ 出口到澳大利亚,并建立了当地生产据点的红背蜘蛛装甲车正在进行30毫米机关炮的实弹射击测试。/韩华航空航天
韩国的军工企业正在尝试从以成品为主的出口迅速转型为生态系统的出口。因为“军工保护主义”基调正在世界范围内扩散。以韩华航空航天为例,去年8月在澳大利亚的“红背蜘蛛”装甲车生产设施竣工。这是用韩华航空航天开发的红背蜘蛛装甲车代替澳大利亚军队1960年代引进的美国产装甲车,并在澳大利亚当地进行生产。韩华航空航天还在罗马尼亚推进建设K9自行火炮的生产工厂。韩国航空宇宙产业(KAI)也于去年7月签订了在秘鲁当地生产轻型攻击机FA-50零部件的协议。

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及美国特朗普总统就任后,世界各国争先恐后地“保护国防产业”。在特朗普宣称“美国不再提供保护”的压力之下,欧盟宣布了截至2030年大幅加强军事力量的“重新武装欧洲”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在5年内投入8000亿欧元(约1282万亿韩元)以上,增加欧盟成员国的武器储备。波兰也着眼于这一点,希望在本国建立生产设施。

军工业界相关人士表示:“如果能持续出口成品,是再好不过的,但其实各国也正在军工领域开始建立贸易壁垒。从长远来看,通过技术转让赚取专利费、供应零部件和提供MRO的领域,就现实而言是最合理的选择。”

输入 : 2025-07-03 10:04  |  更新 : 2025-07-03 11:3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