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因钓鱼台事件闹僵,往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都会安排的中日首脑会晤今年取消,但日本首相野田佳彦昨天中午利用空档与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交谈十五分钟。
胡锦涛告诉野田,不要做出错误决定,新华社为此发稿,结果二易其稿,直到晚上八点多才确定最后版本。
新华社最后版本是,胡锦涛告诉野田:“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
日本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做出错误的决定,应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这出临时加入的剧码是在昨天APEC领袖非正式会议的休息换场空档,野田突率翻译在议场外走廊“堵人”,与胡锦涛进行十五分钟的“走廊外交”;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野田先表达对云南地震慰问之意,并谈及日中关系,两人表情“僵硬”,而中国媒体则形容“表情严肃”。
此意外戏码还让中共官媒新华社新闻稿出现曲折反复。
昨天中午十二点二十八分,新华社发出标题为《(出访)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电讯稿,首段内容表示胡向日方表明中日关系与钓鱼岛的立场。
第二段即是胡锦涛语气强硬地郑重声明。
不料二十四分钟后,新华社再发出“撤销”电告,通知各界勿采用原先稿件,新发的二稿标题与内文,跟第一稿一样,差别在原有第二段胡锦涛强硬的谈话被整段删除。
中国国家通讯社在中日敏感时机撤稿,引发议论。
代表国家立场的晚间七点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将此新闻列第三条,主播稿内容是中午的“新华一稿”。
为确认新华社稿件,记者昨晚致电新华社值班台询问,值班人员亲切答说:“以最后一条为准”。
再问联播采“一稿”内容怎么办?这位大姊强调:“最后一条!”再上新华社电讯发现,晚间八点十三分又出现一则“同标题”的“新华三稿”,内容与态度强硬的“一稿”一致,差别是拿掉记者署名,在第二段最后补了一句“同中方一道”,对比内容是新闻联播所念的“三稿”。
新华社同标题新闻一日发三稿,十分罕见;中国外交部干脆将新华二稿、新华三稿一同放在网站上,跑马灯两条一起跑。
来源=台湾《联合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2-09-10 11:26 | 更新 : 2012-09-10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