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执政的10年间,中国在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甚至跻身“G2”(两国集团)。
在过去10年间,中国年均增长率高达10.7%,而且在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02年仅为1135美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到去年剧增至5432美元,增加了3.7倍。
同期,GDP总值也从美国的七分之一增至一半水平。
虽然中国依然存在贫富和地区差距,但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1万美元以上,从整体来看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胡锦涛执政后中国经济世界排名升至第2位能够有这样的增长速度,中国在前国家主席江泽民执政时期的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起到了基础作用。
但专家评价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胡锦涛果断投入4万亿元人民币扶持经济等成功稳定中国经济的功劳不能低估。
另外,在此期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而且国家债务仅为GDP的40%,构筑了坚实的财政结构。

▲图为,今年6月29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香港人民解放军基地检阅士兵。
从最初的技术官员升至中国最高位置,并领导中国10年的胡锦涛,将在本月中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后卸任总书记。
照片=美联社、韩联社
以经济实力为基础加强军事力量并太空研发也正式启动。
据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军费从2002年的225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899亿美元,增加了3倍左右。
而海外研究机构认为,实际军费更多。
中国人70年来的夙愿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也已经进入实战部署。
中国于2003年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后,今年还掌握了建设宇宙空间站所必需的载人宇宙飞船对接技术,展示了科学技术水平。
建国以来首次举办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洗刷中国人在过去100年遭受的耻辱,恢复自尊心的大型活动。
◇海峡两岸关系得到划时代改善两岸关系的改善是胡锦涛的最大业绩。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两岸关系还十分恶劣。
1995年到1996年,中国大陆军队在台湾附近海域接连发射数枚导弹后,美国出动了航母和核潜艇,爆发了台湾海峡危机。
但胡锦涛就任后亲自担任党中央台湾事务负责人,采取软硬兼施战略改善两岸关系。
对台湾独立主张,继续展开强硬应对,同时在两岸交流和经济合作等方面做出大的让步。
2008年两岸签署了通邮、通商、通航的“三通”协议,而且还于2010年签署了相当于自由贸易协定(FPA)的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
虽然并不是所有台湾人的反中情绪都已经消失,但至少与就连书信也很难相通的10年前相比,两岸关系大有好转,而且两岸游客也可互访。
一直主张“台独”并与大陆对立的台湾民进党前主席谢长廷也于上月4日访问了大陆。
在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与台湾地区现任领导人马英九展开竞争的谢长廷,在至今为止访问大陆的民进党成员中官衔最高。

◇正式实施西部大开发虽然还留下很多课题,但在政治和社会领域得到了肯定的评价。
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努力消除地区和城乡间的不均衡。
2005年至2009年,胡锦涛不但废除了农业税,还在农村地区推行医疗和养老保险。
胡锦涛在任期间还全面推进了为落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而制定的“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政策。
哈佛大学名誉教授付高义表示:“在过去的10年里,建设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并对农村扩大分配资源的举措十分妥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