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统计局3日公布非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6.2,是连续第4个月上涨;其中,中间投入价格指数大升至58.2,创10个月新高,代表企业经营成本持续攀升,通膨压力已经出现。
中国非制造业指数对27个非制造业,1,200家公司采购经理或主管进行月度问卷调查编制而成,主要涵盖零售、航空和软体等服务性行业以及房地产和建筑行业。
该指数50以上代表景气扩张,反之则萧条。
新华08网报道,1月中国非制造业PMI虽是“连4升”,但只较去年12月略为上升0.1个百分点。
“资料显示非制造业经济稳健运行的基本态势继续得到巩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分析称,有两大主因推动非制造业PMI连续4个月上升。
其一是节日效应带动零售业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快速上升,反映社会的消费潜力正持续释放;其二为与投资需求相关的土木工程建筑业持续高度扩张。
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在手订单、从业人员、供应商配送时间、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皆为下降。
而新出口订单、存货、中间投入价格、收费价格指数则较上个月上升。
其中,中间投入价格指数明显上升至58.2,升幅高达4.4个百分点,创10个月以来新高。
其他指数的升幅则在1个百分点以内。
蔡进指出,1月的价格指数回升值得关注;主要原因包括受节日消费预期影响,与消费有关的中间投入价格较上个月明显上涨;与建筑相关的上游原材料价格涨势更突出,这与上游企业预期投资需求回温主动涨价有关。
土木工程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再创新高,意味着近期基建设投资看好;房地产业商务活动和新订单指数续回落,且在50以下,说明房地产转入淡季。
餐饮业商务活动指数大降17.3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降6.5个百分点,回落50以下,代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政策已见成效。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3-02-04 17:13 | 更新 : 2013-02-04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