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弃朝”言论虽引关注 中对朝政策恐难巨变

《周刊朝鲜》/朝鲜日报评论员、东北亚研究所所长 池海范

查看韩文原文

▲邓聿文/ 朝鲜日报 摄影


今年5月中下旬在韩国媒体刮起一阵“邓聿文热潮”。
邓聿文是40多岁的中国知识分子,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机关报《学习时报》的副编审。
他于今年2月27日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题为《中国应抛弃北韩 (China should abandon North Korea) 》的文章后一跃成名。
邓聿文5月18日来到韩国后,韩国主要报纸和广播竞相进行采访,对他的发言未经任何过滤就直接暴露给读者。
他还举行了两次以上的大规模演讲。
邓聿文完全不顾及中国政府可能的立场,畅谈他个人的对北韩观和韩半岛统一观。
韩国社会则充满期待,中国对韩半岛政策很可能马上改变。
邓聿文何许人也?以至于让韩国媒体如此趋之若鹜?他的主张反映了多少中国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否值得韩国社会如此关注与聆听?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于5月下旬在首尔仁寺洞一家韩餐厅采访了他。
他是一个身材瘦小、脸色黝黑的普通中国人形象。
邀请他来韩国的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的在野活动家、新文明政策研究院代表张琪杓。
张琪杓表示:“读过邓聿文发表在金融时报上的文章之后,觉得很有逻辑和说服力,所以到北京直接和他见面并邀请到韩国。
”通过在韩餐厅两个多小时的谈话,感觉他头脑清晰,人生哲学也值得关注。
他表示,即使忍饥挨饿也要为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做些贡献。
他列举了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贫富差距、高学历失业、言论控制、环境问题、价值观丧失等问题,并指出:“只有改革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我认为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改革意志薄弱。
”他喜欢韩餐,也喝韩国米酒。
邓聿文出生于中国江西省新余市,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马列主义哲学专业,2002年进入学习时报社。
从最底层开始做起,一步一步升职为副编审。
这一职位在韩国没有,主要负责文章的甄选和编辑。
由于《学习时报》是共产党机关报,甄选和编辑外来文章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他说副编审是大学副教授级别。
但是他的名片上印着“独立评论人士”。
他笑着说:“去年9月发表了一篇评价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10年执政期的《胡温政治遗产》后,受到停职处分,今年2月在《金融时报》发表文章后被停职。
”他表示:“没什么可怕的,将来还是打算靠写文章来吃饭。
” 张琪杓表示:“邓聿文计划创立主张中国政治社会改革的自由主义倾向杂志,并为此正在寻找资金赞助。
”邓聿文在成为“自由之身”后首次访问的国家就是韩国,他在首尔停留一周期间得到了热情款待。
他之所以如此受欢迎,还是因为今年2月在《金融时报》上发表的文章反响极为强烈。
他在文章中指出:“北韩的第三次核试验是中国重新评估与金氏王朝长期同盟关系的良好契机。
要调整中国对北韩的政策,与韩国携手推进韩半岛统一。
”该内容登上了韩国主要报纸的头版。
他就提出这种主张的背景解释说:“中国和北韩追求的路线不同,两国之间的不信任也很深。
北韩怀疑中国和美国携手抛弃自己,而中国也担心哪一天北韩会背叛自己成为美国的朋友。
”他认为,面对如此不安的国际环境,北韩要维持政权,只能致力于开发核武器。
邓聿文表示:“要想让北韩弃核,唯一的办法就是中国停止对北韩的援助。
”他就自己“中国应抛弃北韩”的主张解释说:“不能误解‘抛弃’这一词汇。
这是指要改变特殊关系,变成正常关系。
”他还表示:“北韩是一个失败的政权,很快就会崩溃,因此应该和韩国积极合作,推进韩半岛的统一。
”5月22日在首尔新闻中心举行的韩中文化协会)邀请讲演中,邓聿文表示:“习近平主席是一个内方外圆的人,处事柔和,但不放弃原则。
”并建议6月末朴槿惠总统访中时有必要参考。
他讲的话句句入韩国人的心。
邓聿文的这些主张和中国的外交政策吻合度有多大,又有多大的现实可能性呢?如果从结论来看,他的主张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相距甚远,实现的可能性非常低。
“北韩是失败的政权,很快会崩溃”,这种对观点与特别重视韩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中国政府的政策相矛盾。
习近平在5月24日会见北韩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崔龙海时指出:“中方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冷静克制,推动局势缓和,重启六方会谈进程,为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东北亚持久和平稳定不懈努力。
”就是说,同时追求北韩无核化目标与和平与稳定的目标。
与以往不同的是,原来重要性位于第三位的“无核化”,升为与“和平与稳定”同等重要的位置。
换句话说,中国领导层已经认识到没有无核化很难实现韩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但不会以政权崩溃或社会动荡为代价去为无核化施压。
中国不会对北韩政权的崩溃坐视不管,所以邓聿文“很快就会崩溃”的结论没有现实性可言。
从中国对北韩政策的这种基本原来看,邓聿文提出的“中国要中断对北援助”也不具备现实性。
曾任中国驻日大使和副外长的现任驻美大使崔天凯在5月17日接受美国外交专科《外交事务》采访时表示:“我们提供并仍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给朝鲜。
这与朝鲜人民有关,与其领导人的雄心无关,特别是与核计划无关。
”这是在明确表明,为了北韩的稳定,不停止最低限度的援助的立场。
同样否定了邓聿文的“中断援助”主张实现的可能性。
他打破常规的主张可以被视为一个象征性事件,表明最近在中国国内具有改革意志的知识分子发表个人主张的环境变得相对宽松与自由。
但正如他能被停职本身所反映出的现象,他的主张本身在中国属于少数派和非主流。
邓聿文希望中国社会健康发展成为超越美国的大国,从这一点看,他算是爱国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
对北韩的批评背后也把中国的国家利益作为基础。
记者并非想说他的主张没有意义。
邓聿文的主张代表了中国国内不断成长的“合理的对北观”,因此对于解读中国舆论的变化还是有所脾益。
只是这种立场要转变为政策需要相当长的时日。
因此,如果根据邓聿文的主张去预测中国政府的北韩政策,结果很可能令人失望。
不久后即将举行韩中首脑会谈的韩国政府,已经到了理性评价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原则,与中方一道为东北亚和平合作和韩半岛无核化谋划未来,展开“创意外交”的时候。


输入 : 2013-06-05 17:00  |  更新 : 2013-06-05 17:0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