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亚洲大学崛起 走访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朝鲜日报记者 崔炯硕

查看韩文原文

“亚洲大学时代”即将到来。
在国际大学评估中,亚洲大学开始与美国和欧洲名牌大学比肩。
随着包括亚洲地区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来到亚洲大学的西方学生和教授呈逐年增加趋势。
近期记者走访了达到国际水平的亚洲主要大学。
6月27日上午,在香港科技大学一间教室里,来自美国、德国、中国大陆等地的30多名大学生正在上中国历史课。
授课采用了最近在哈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美国名校积极使用的在线教育模式——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
通过视频提前熟悉授课内容的学生在课堂上直接进行讨论。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中清问到“在中国是否会因贫富差距发生像‘占领华尔街’一样的运动”时,马上有学生以流利的英语回答。


▲香港科技大学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正在学校图书馆中进行小组学习。
香港科技大学有来自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600多人,占学生总数的30%。
照片=香港科技大学提供


在“朝鲜日报、QS亚洲大学评估中”,香港科技大学从2011年开始到今年,连续3年占据首位。
这是对亚洲457所大学展开研究、对毕业生的评价、国际化等调查后得出的结果。
香港科技大学1991年建校时还在效仿韩国科学技术院和浦项理工大学,但仅隔20多年就“后来居上”。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陈繁昌认为,竞争力的秘诀是美国式“能力主义”和“开放性”。
◇以开放和国际化决定生死大学教堂里的东西方学生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在校外海边椰子树人行道上,经常会看到脱掉上衣跑步的外国男学生。
在校内见到的德国学生杰弗里•梅耶说:“香港科技大学的魅力在于,不但是连接中国大陆和世界的关卡,还能得到高水平的教育。
”香港科技大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共达1.2万人,其中外国人(包括中国大陆)有3600人(30%)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
为召集全球人才,香港科技大学承认美国、英国、韩国的考试成绩,所有课程全部用英语授课。
三分之一的本科生会作为交换生前往全球200多个大学学习一个学期以上。
香港科技大学制定的目标是,在3年内将该比率提高至一半。



会员学校可轻易共享哈佛大学教授麦克尔•桑德尔等学者的授课内容的MOOC,去年在美国受到关注。
香港科技大学为了也参与其中,于去年11月将首席副校长史维紧急派往斯坦福大学。
这是建校时间较短的香港科技大学能够与名牌大学并肩而立的绝佳机会。
最终,香港科技大学在亚洲大学中首次加入MOOC。
所有过程还不到两个月。
李中清表示:“香港科技大学不会等待,而是主动去接受新事物。
校长以下副校长和院长只有8人,决策非常快。
”◇竞争再竞争香港科技大学还被称为“压力紧张大学”。
就是将校名中的“Science and Technology(科学与技术)”改成了“Stress and Tension(压力与紧张)”。
但教授们常说:“要赶上美国最高学府的水平,还差得远呢。
”在教授的聘用上,靠“关系”走后门是不行的,只看实力。
到得到退休保障为止,教授要接受6年的严格审查。
在聘用后再续聘3年的评估中,有20%以上的人被淘汰。
19年前从澳大利亚堪培拉国立大学聘来的教授金章教(音,机械工程学)表示:“即使成为正式教授,如果没有发表论文或研究成果,也会削减年薪。
因此,收入有可能低于刚被聘用的时候。
”学生也无法避免竞争。
75%的外国学生是数学成绩满分(以美国SAT为准)的数学人才,因此在这些人中很难脱颖而出。
基础数学、统计需要在入校前学完,因此根本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一位外国学生因跟不上数学课,最近退学。
本科生的平均成绩为“B-”。
这是因为,最多只有20%的学生能够获得A学分。
◇小大学大投资香港科技大学并未开设医学院和法学院,而是集中于科学、工学和经营。
对发表优秀论文的教授,会给予投资全部研究费用的奖励。
因此,教授们带着创造“基础知识(fundamental knowledge)”的自豪感,欣然参与其中。
香港科技大学在吸引人才方面非常积极。
院长们为了聘请优秀的教授,以高额年薪、可瞭望太平洋的近200平米的公寓、赞助子女所有学费等为条件,每年都会奔赴海外。
此外,还接受相关领域20多名专家的推荐。
通过这种方式从30个国家聘请了500多名教授。
如果是在国际数学、科学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得第一名的学生,学校还会赞助所有学费和一年4万港币的生活费,直至毕业。


输入 : 2013-08-10 08:42  |  更新 : 2013-08-10 08:42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