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外企“中国梦”变“噩梦”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查看韩文原文

进军中国的代表性外国企业因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接连牵制而面临苦战。
英国《金融时报》10日报道说:“(外国企业的)‘中国梦’正迅速转变为‘中国噩梦’。
”今年从苹果公司开始,到跨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 (GSK),再到乳制品企业恒天然等因质量和行贿等问题接连道歉。
在此过程中,中国官方媒体和消费者组织等以“人民审判”的方式谴责外国企业。
本月6日,恒天然首席执行官(CEO)西奥•史毕根斯来到北京,就在本公司的奶粉中检测出有可能引起神经麻痹的细菌一事道歉。
选择在中国向全世界消费者道歉是因为,在恒天然的总销售额中,中国市场销售额所占比重达到20%。
特别是,自“三聚氰胺奶粉”风波以后,中国消费者对奶粉质量非常敏感。
中国政府以涉嫌操控价格为由,对恒天然等6家外国奶粉企业罚款共计6.7亿元人民币。
这在对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罚款金额中创历史最高纪录。
《人民日报》也站在国产奶粉的立场上报道称:“切不可迷信洋奶粉”。
葛兰素史克中国分公司4名高管上月15日因涉嫌行贿、逃税等被拘留。
葛兰素史克英国总部承认被指控的所有嫌疑,并更换了中国分公司负责人。
目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法国赛诺菲等外国制药公司行贿事件的调查力度。
中国政府、官方媒体和消费者的第一个攻击目标是苹果公司。
今年3月,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用两个小时曝光了苹果的售后服务问题,集中火力攻击。
而在消费者中出现了举行抵制运动的征兆。
因此,苹果CEO库克两周后在苹果中国网站上发表了长篇中文道歉声明。
《金融时报》报道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后,一直强调中国企业的结构改革和反腐败,但这并非易事。
因此,想要通过首先管制外国企业来为这样的做法确立名分。
”北京外交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在需要吸引外资的时候,对外国企业的非法行为和对中国的歧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要无一例外地按原则办事。


输入 : 2013-08-13 11:49  |  更新 : 2013-08-13 11:49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