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大陆第12届全国运动会在辽宁沈阳开幕,这是自1987年广东六运会(前身)后,时隔26年全运会再次在大白天举行开幕式,理由非常简单,就是省钱,目的则是配合党中央的节俭政治宣传。
选在白天开幕,少了夜晚炫丽灯光的舞台、璀璨亮眼烟火等支出,没有舞台、也不用花钱请明星办文艺演出,更不用多消耗电力;为彰显节约,本届大会取消所有宴请活动、改吃自助餐,甚至工作人员还自带便当。
全运会原开幕式预算编列人民币9,000万元,因为节俭、实际支出仅人民币900万元;原总运作经费估计需人民币28亿元,现可控制在人民币8亿元,支出整整压缩了78%。
瞬间从繁华坠入俭约,背后动力是中国总书记习近平上台后主推俭约节约,然节俭过了头、可会伤筋骨,特别是李克强经济学强调的要扩大内需市场。
会展经济是大陆各级政府一项重要支出,透过展览公司的层层发包,养活了底层一大群种花卉、做红布条、红地毯、插旗帜、警卫、清洁工乃至卖饮料、出租车、黑车等各式各样工作,这些人全靠政府活动维生。
现党中央大力提倡俭约,全运会的模式恐在官场形成示范效应,成为一道新政治红线;亦即,在官场层层指令约束下,未来谁还敢锣鼓暄天招摇办活动,没了红地毯与盆栽等布置,肯定就有人少了生意。
此外,民间企业将本求利,活动场子摆热闹无非给莅会官员领导添光增彩,倘若官爷们不兴此套,企业更乐得节约省钱;在既存的会展经济从业者人数不变下,生意却大幅下滑,结果是削价竞争或失业。
习提倡俭约与李克强刺激内需的政策冲突,在于太多人间接仰赖政府财政预算过活,以禁奢为例,就让大陆今年上半年的高档餐厅、酒类营业额全面翻黑;俭约二字在13亿人口的中国大陆,不是生活习惯,而是经济社会稳定议题。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联合新闻网》
输入 : 2013-09-05 15:31 | 更新 : 2013-09-05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