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珍珠链VS钻石 中日外交战略冲突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现在正快马加鞭推进“珍珠链”外交战略,即将东南亚和印度洋主要港口串联在一起。其目的是通过确保主要能源和贸易港口掌握通往欧洲和非洲的制海权。习近平本月15日访问印度洋岛国马尔代夫,成为了42年来首次访问马尔代夫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他16日还前往斯里兰卡,这也是中国最高领导人28年来首次访问斯里兰卡。其目的是向印度洋要塞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港口投入中国资本和技术。

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的新港城三分之一将由中国负责建设。中方将投资5亿美元在科伦坡港兴建大型集装箱码头。习近平提出包括珍珠链战略在内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想,马尔代夫总统阿卜杜拉-亚明表示“积极支持”。

中国600年前曾掌控了南海-印度洋-非洲这条航路,明朝的郑和甚至率领200多艘船只、2.7万多人远航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后来为阻止北方游牧民和倭寇入侵,明朝推行禁止贸易商出海的“海禁政策”,结果丧失了制海权。亚洲霸权也拱手让给“海上霸主”日本。


习近平去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亚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为再创辉煌迈出了第一步。中国心目中的“珍珠(据点)”将从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和非洲。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今年6月访问希腊时签署了规模达46亿美元的贸易投资协议,并获得比雷埃夫斯港的经营权。这等于是开拓了经过地中海通往欧洲的据点。此外,中国还对600年前郑和舰队拜访的非洲国家肯尼亚的蒙巴萨港表示极大关注。

但有分析指出,习近平的珍珠链战略难免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推进的“安保钻石”构想冲突。

安倍晋三2012年12月曾表示,要想牵制中国,日本、夏威夷(美国)、澳大利亚、印度应该联合起来形成钻石包围圈。习近平巡访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印度之前,安倍晋三访问了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并邀请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东京,这也是为了推进“安保钻石”构想。

《印度时报》16日报道称,印度也在筹划“季风航路”构想,以应对中国战略。印度的构想是,以印度为中心,向西增进与阿拉伯半岛和东非国家之间的关系,向东增进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掌握稳定的航路。印度1500年前曾开拓了利用季风的印度洋航路。

输入 : 2014-09-17 18:14  |  更新 : 2014-09-17 18:15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