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

习近平推动“孔子复兴” 为中国崛起助力

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 安勇炫

查看韩文原文
▲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来到曲阜孔府考察,并来到孔子研究院。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连日来不断颂扬孔子,带头推进“孔子复兴”。

28日迎来孔子诞辰之际,习近平表示:“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支持孔子学院发展。”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为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而在海外设立的教育机构,2004年以后共在123个国家设立了465所孔子学院。习近平指出:“孔子学院为增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24日亲自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孔子诞辰2565周年纪念活动。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该活动。习近平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习近平去年11月到孔子的家乡山东省曲阜参观考察后,今年5月又在北京大学和著名儒学家、中华孔子学会会长汤一介促膝长谈。习近平到国外巡访时经常会引用孔子《论语》中的内容。本月13日访问塔吉克斯坦时和今年7月访问韩国时分别引用了“仁者乐山(仁爱之人喜爱山)”和“无信不立(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遭到全盘否定。当时极端右派和红卫兵将孔子视为反改革和封建势力的象征。他们以“批孔运动”为名挖掘孔子坟墓,焚烧了全国各地的孔子祠堂。孔子重新活过来是邓小平推进的改革开放政策取得成功以后。中国前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5年左右修复了曲阜孔庙。2011年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树立了9.5米高的大型孔子像。这一孔子像在树立100多天后被搬到北京国家博物馆。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几十年来积累了不少对孔子的负面看法。

习近平带头推定“孔子复兴”,是因为随着中国谋求对外崛起,孔子的“价值”也发生了变化。习近平说过“中华民族没有侵略基因”。孔子的仁爱思想有利于消除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担忧。中国《人民日报》表示:“二千多年前,孔子在竹简上写下‘君子和而不同’,这不仅成为中华文化的内在品格,也代表着中国对世界秩序的想象。”

同时,有些人认为,在中国国内,儒教的忠心思想有助于共产党一党专政。



输入 : 2014-09-29 15:44  |  更新 : 2014-09-29 16:10

朝鮮日報中文版 cn.chosun.com
本文版权归朝鲜日报网所有, 对于抄袭者将采取法律措施应对

TOP